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古代逸事趣谈:古代人们怎么发年终奖

古代逸事趣谈:古代人们怎么发年终奖

2011-2-15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太原晚报  
   复制链接 |   

  如今,年终岁尾时,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些福利发给员工,比如双薪、购物券等,表示一年以来对员工的辛勤付出的奖励。这个规矩,老早就有……像东汉,一入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了;在北宋,每年冬至,皇帝就给高级干部们发年终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店的伙计、作坊的工匠、公司的职员、当铺的朝奉,一般也都能拿到年终奖。

  百官的年终奖

  东汉后期,三公和大将军领一回年终奖,要超过他们一年的工资。

  过去政府给官吏发年终奖,要比店铺给伙计发年终奖及时,除非出现财政危机,否则不拖也不压。

  像东汉,一入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了。发多少,有定例:大将军、三公,每人发钱20万(五铢钱,下同)、牛肉100公斤、大米200斛;九卿每人发钱10万;校尉每人发钱5万;尚书每人发钱3万;侍中每人发钱2万。

  东汉后期,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角,一斛大米重16公斤,由此估算,大将军和三公每人所能领到的年终奖,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 10万元左右。而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枚五铢钱,折合成人民币不过7000元,领这一回年终奖,要超过他们一年的工资。

  到了北宋,跟东汉刚好相反,文武百官的工资很高,年终奖却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干部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宋朝一石是66公升,大概能装米50公斤,装面30公斤,两石米无非100公斤,5石面无非150公斤,再加上那5只羊,撑死了值几千块钱。而著名清官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有工资(月料),有餐补(餐钱),有饮料补贴(茶汤钱),有取暖补贴(薪炭钱),有招待补贴(公使钱),有岗位补贴(添支钱),全部加一块儿,一年将近一万贯,按购买力折合成人民币,至少在600万元以上。那点儿年终奖跟他的薪水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翰林院的年终奖

  岁尾分的谢礼就当是年终奖,翰林们这样做,等于是自己哄自己高兴。

  有的衙门,虽然“清水”,并不清贫。像历朝历代的翰林院,一没事权,二没财权,官员们跑关系走路子,很少到这儿来送礼,穷翰林是当定的了。好在,皇帝给他们一个收红包的机会,譬如宋朝,朝廷册封某个大官,一般让翰林起草任命书,起草完了,皇帝会命令被册封的那个大官给起草任命书的翰林送谢礼。这谢礼,动辄几千贯铜钱,或者几百匹丝绸,或者几十匹好马,相当优厚。为了能够利益均沾,每起草一份任命书,翰林们都尽可能集体上,小明负责提纲,小强负责初稿,小胖负责修改,小张负责润色,最后再请小李来誊写。既然大多数任命书都是集体努力的结晶,那么得到的谢礼自然也要集体分配。怎么分配呢?集中起来,一年分两回,三伏分一回,岁尾分一回。岁尾分的这回,就当是年终奖。从某种程度上说,翰林们这样分发年终奖,等于是自己哄自己高兴。

  在唐朝,翰林分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级别高,有机会起草任命书,有机会拿谢礼;一种是翰林待诏(当年李白就是这个职务),级别低,起草任命书的活儿一般轮不到他们干。不过翰林待诏跟皇帝见面的机会多,哪天逗皇帝高兴了,一不小心就能升大官。于是翰林待诏们定下了一个规矩:不管是哪个翰林待诏升官了,都得向没升官的这帮翰林待诏交钱,升的官越大,交的钱就得越多。所以这帮没升官的翰林待诏隔三岔五就能有一笔进账,他们把这些钱存进小金库,到了岁末,每人分一份红包,高高兴兴回家去,开开心心过新年。

  民间的年终奖

  碰到出手大方的老板,有的学徒到年终能拿到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店的伙计、作坊的工匠、公司的职员、当铺的朝奉,一般都能拿到年终奖。奖励的形式跟现在一样,主要是发红包。红包有大有小,看受奖人的级别,也看发奖人的器量,更要看当年单位的效益和大伙的工作表现。同在一个工厂上班,经理到年终能拿到分红,还有上千块大洋的年终奖,小职员和普通工人肯定拿不到这么多,几十块大洋或者几块大洋已经很不错了。同在一个商店上班,哪年老板大方,伙计们就能多领一些年终奖;哪年老板捂钱袋子捂得紧,就有可能不再发红包,一人给俩狗不理包子算过年。同在一个当铺上班,有眼力的、不缺勤的、给老板揽过大客户的朝奉,年终奖肯定多;没眼力的、常迟到的、经手当物出过差错、使老板亏损严重的朝奉,年终奖肯定少,或者没有。

  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也就是见习期还没结束的新手,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老板只管食宿,不给工资。可是,年终奖却少不掉,碰到出手大方的老板,有的学徒到年终能拿到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即使老板再小气,年终也会摆上一桌,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作是年终奖。

  现在有些民营企业怕员工跳槽,压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每仨月甚至半年才发一回工资,本来该在春节放假前发放的年终奖,留到来年上班后再发。在河南开封,冯玉祥主政时,火车站对面有一绸缎庄,老板姓马,被伙计称作“马三赖”:赖货款、赖工资、赖年终奖。他给伙计发年终奖,是每三年才发一次,而且都要拖到正月十六才发,因为正月十六是结束年假、开始上班的日子。对伙计们来说,平时活儿再累,给的工钱再低,也不能走,一走,压了三年的年终奖就没了,怎么着也得领完钱再走。可是到了三年后的正月十六,终于拿到年终奖的那一天,眼看着平日小气刻薄的老板递过来一大摞沉甸甸的现大洋,心里一高兴,就把跳槽那茬事儿给忘了,继续卖力气干活儿。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年终奖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