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 娄底民风民俗

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 娄底民风民俗

2010-5-27 14:34:53   网友评论来源:经网旅游  
   复制链接 |   

        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巫教文化,是古梅山人们解释、征服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在他们眼里,水势湍急的资江,云烟环绕的山林皋壤,都是神灵出没的所在,祖辈流传的远古神话和奇异传说,似乎都有着现实的真实性和迷人的神秘色彩。他们好巫,信奉以自己的祖先盘古为教主的梅山教,并有系统的神、符、坛、演、会和教本,施教的男神叫张五郎,又名开山五郎,女神叫白氏仙娘。梅山教徒按职业分成三类,所谓“上路梅山,张弓挽弩;中路梅山,追山赶猎;下路梅山,捞鱼摸虾。”教徒习惯在腰带上悬一木雕或骨雕的梅山祖师形象,求得福佑,遇难呈祥。他们崇拜自然、图腾、祖灵。据载,当时新化奉家、横阳、天龙山、圳上一带村落中有虾蚣庙、白马庙、南山庙、枫林庙、石神庙、孟公庙、奉山庙及梅山公庙等30多外。他们重祭祀,小至上山打猎、下水捞鱼,大至造屋架桥、婚丧喜庆都要先举行祭祀仪式,而在祭祀和传教诉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歌谣和舞蹈。现今还在湘中一些地方流传,融演唱、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搬开山”便是在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堕唐以前,梅山峒蛮在祭祀梅山神时,祭祀人头戴羊角帽身着百衲衣,戴假面具,扛开山斧,杀雄鸡,口唱有一定程式的韵文颂词。这种祭祀演唱就被称为“搬开山”。唐以后,发展祭祀人身着僧袍道服,执长柄柴刀,锣鼓声中,上下左右起舞耍刀,舞姿粗犷,节奏自由,动作生活论,有时还揉入“乌云盖顶”、“枯树盘根”等武术动作,歌舞中夹独白,有时还与敲鼓打锣人对白,内容多为生活琐事和趣闻,其演唱形式与内容既诙谐成趣,又庄重严肃。宋代曾在新化推行过王安石新法的章淳在《开梅山诗》中就以“川堂之鼓当壁穿,两头击鼓歌声传”的诗句,记录了这种“群众文化”的盛况。当时在梅山村落中普遍流行的渔鼓、地花鼓、三棒鼓、丧鼓等至今流传,在新化荣华、横溪一带,婚丧喜庆等民事活动中,还时兴请铜鼓沙锣班子吹吹打打,以自娱娱神。 

  歌谣是梅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梅山村落的社会变迁、人情风俗大都是用歌谣来体现反映的,具有传史记事、传递信息号令、传教礼俗、交流情感等多种功能,因而有洞本歌、族歌、宋师歌、樵歌、猎歌、开山歌、黄本情歌等。“歌本三千又七百,歌有八万七千零,红黄蓝白传后世,黄本情歌打头行。”足见歌谣数量之多,风气之盛。在今天新化奉家、水车一带山区村落中,村民在集体劳动时,就有一名腰挂铜锣的歌手击锣而歌,为劳动者助威鼓劲。梅山歌谣分平腔、花腔、高腔、波罗腔,风格粗犷、泼辣、激越、诙谐,具有原始的野性美,思想内容上较少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表达方式上则显得蛮野、大胆、任性,调式以羽、徵为主,跳跃性强,节奏自由,唱起来犹好听一股陡急的山风扑面而来,嘹亮、清新。解放后,在湖南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中,新化山歌对唱《海棠花》和女声独唱《神仙下凡实难猜》获得了一等奖。

  喂饭怪俗

  给人喂饭,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象,可是,人给动、植物喂饭,则是鲜有见闻,这在梅山地区,是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民俗事象,时或可见之。 

  梅山人喂饭,主要是喂年饭。大年除夕夜,主人要给家畜喂饭,第一碗先喂狗,这就是狗吃头碗饭。传说,粮食是狗带来的。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金狗跑到敌国去,去了三年零六个月,躲在他人的谷仓里,咬下敌国将帅头后,在谷仓里打了几个滚,待浑身粘满稻谷后,才不停地往回跑。在过河渡水时,身上的谷粒被水冲洗掉了,只有翘出水面的尾巴上粘有少数谷粒,被保留下来作为稻种。如果留心,我们会看到禾穗就象粘着数百颗谷粒的狗尾巴。正因为有着这段传说,所以梅山人要先喂狗。狗吃了年夜饭,也就特别效忠主人。在所有的动物中,与人的感情最深,也是最乖巧的,莫过于家犬。 

  喂过狗后,接着是喂牛羊猪。“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食。”千百年来,人们依赖着这些禽兽,关系至为密切,故为之喂年饭,也就不足为奇了。 

  给果树喂年饭,则更令人耳目一新。其过程是:一般是安排两人,端着饭菜,提出柴刀,来到果树下,主人手持柴刀,在离地一米处猛砍一刀。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娄底民风民俗  紫鹊界梯田  梅山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