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最爱骏马与雄鹰: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最爱骏马与雄鹰: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

2011-3-10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看中国  
   复制链接 |   

  高山草原驯猎鹰

  骑在飞驰的骏马上,带着猎犬,胳膊上架着鹰,这就是哈萨克人的典型形象。他们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主要聚居在中国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其余则分布在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现有人口125万。

  哈萨克人的聚居地四周由天山、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合山等山脉环绕,中间是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伊犁河、特克斯河、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和乌伦古河等纵横交错,高原湖泊点缀其间。盆地周围的群山,是良好的夏牧场;河流两岸和山谷丘陵,是适宜的冬牧场。所以绝大多数哈萨克人世代从事游牧,少数人也兼事农耕。由于生活在草原山林,哈萨克人个个都是捕捉猎物的能手。他们捕猎不用现代化的武器,而是用传统的猎鹰。因此驯鹰成为哈萨克人的绝活儿。

猎人与鹰

  鹰是一种凶猛而灵敏的动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鸟。千百年来,鹰一直被人们视作勇敢、威武的象征。要想捉住并驯服它,必须得有一套适用的方法。哈萨克族猎手都有一套独特而有趣的驯化方法,使鹰成为猎人的最好帮手。

  牧民们先用网、夹子、套子等工具捉住大鹰,或是在高山中掏来小鹰,之后通过反复的洗胃和洗澡,去掉鹰的胃里和身上的野味。紧接着要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熬鹰”使鹰渐渐被驯化。下一步开始喂食。驯鹰喂食也很有讲究,每次喂肉都要用清水洗干净,把肉切成条,攥在带着皮手套的手里,露出一点点让饥饿的老鹰飞来啄食,并一次次加长老鹰与手臂的距离。为了让鹰能感受到主人的气味,驯鹰人还经常给鹰喂自己的唾液。不过这些驯化活动都是在室内,更重要的是在室外的训练。在室外驯鹰时,先在小范围内训练它捕捉猎物,等熟练之后,让它逐步扩大活动范围。哈萨克族的驯鹰方法十分严格,又符合科学道理,所以他们的成功率很高。

哈萨克人的牧场

哈萨克牧民转场,先是拆卸毡房,然后收拾日用品,用骆驼将它们运到新的地点。

  在正式放鹰捕猎时,喂食适量才能使鹰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饱鹰不捕猎”是哈萨克人根据多年的打猎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有就是不见猎物,不能揭眼罩,更不可解开脚绊,这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道理。

  哈萨克族牧民多在冬季出猎,用鹰捕捉黄羊、野兔、狐狸等猎物,每次出征总是满载而归。猎鹰的体形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战斗力绝对首屈一指。在蒙古人征服中亚时就有“一匹好马也难换一只好鹰”的说法;据说过去一只鹰的价值比一个姑娘的嫁妆还要高。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哈萨克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