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出行导游 > 去避暑山庄 追忆三百年的强国梦(图)

去避暑山庄 追忆三百年的强国梦(图)

2011-1-17 1:52:31   网友评论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复制链接 |   

  苑囿里的鹿

  除了園林,中国园林中还有一个重要类型就是苑囿,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园林类型。

  苑囿可以说是皇家园林的特征,主要是将某块自然区域包围起来,在其中饲养动物,作为皇帝狩猎的场所。所以较之園林,苑囿的范围较大,多动物,功能也不尽相同,在唐朝以前,我国园林主要以苑囿为主。

  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中,有一个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甫田丛樾”,据说这里曾是皇帝小猎的场所。在工作之余,康熙大帝也会拿起手中的弓箭在山庄里找点乐趣,这种小规模的射猎活动便成为了帝王的消遣。乾隆时期,也设置鹿圈,饮用鹿茸血,可祛寒强体。

  据刘玉文说,有些鹿多得都跑到城里了,但肯定不是今天跑出去的,因为避暑山庄的管理如今很严格。有的人还在路上捡到过鹿的头角。可惜的是,这次到避暑山庄,无论是万树园、试马埭,还是驯鹿坡,在这些曾经鹿儿出没的地方,我们都没见到鹿的身影,只在平原区附近看到大概是鹿留下的粪便。虽然多少有些遗憾,但估计是旺季游人太多,山中食物也很丰沛,鹿儿们都跑到山庄西北面的山区中享受清静去了。

  艺圃的意义

  在南北朝,特别是后周时期,中国出现了第三种园林类型——艺圃。艺圃和农作物有关,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园林类型,中南海中的丰泽园便属于艺圃。而艺圃在避暑山庄中也有所体现,这就要归功于重视农耕的康熙皇帝了,他也许是我国帝王中亲自种植试验田的唯一一人。

  康熙在《刈麦记》中记载,当时在中南海丰泽园里,康熙试种双季稻,一年两熟,因为早熟,所以康熙将其命名为“早御稻”,可以说这是康熙大帝拥有专利的农业科研成果。于是他便将这个成果带到了避暑山庄。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热河行宫兴建并于当年基本落成。在行宫动工时,康熙就命人在热河泉北侧香泮之后开出一片御瓜圃,并在御瓜圃的东北部低洼处建一方稻田,要求不但在御瓜圃中种上瓜果蔬菜,而且还需在稻田里播种从京城带来的早御稻。

  虽然在中南海早御稻的收成可观,但是在较为寒冷的长城沿线,早御稻能否成功,康熙自己也不敢肯定,直到他亲眼看到丰收的果实,才开始在京津一带普及种植,他也成为了历史上具有严谨的农业科研精神的帝王。

  在避暑山庄沿澄湖北岸的一片景观群中,由东至西依次为甫田丛樾、莺啭乔木、濠濮闲想、水流云在,但惟独甫田丛樾内设紫檀木的地坪、御座,这是康熙早在建园之初就策划好的,为的就是日后亲操犁锄之余,能在这里观赏稼穑,可见千古一帝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而康熙的所作所为也绝不是摆摆样子而已,在康熙的《刈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年两种且能成熟,每岁避暑用之,尚有盈余。”看来康熙是一位享受劳动果实的皇帝,对自己的科研成果也颇为得意。

  这次来到避暑山庄,我特意在御瓜圃前驻足端详了一番,虽然大门紧闭,游客不得入内,但里面即将成熟的各种蔬菜瓜果依然遗留了当年的风貌,一代帝王的良苦用心便在这一圈朴实的艺圃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御瓜圃”高高挂起的匾额和围绕它的一圈篱笆,也许会给游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偌大的皇家园林中怎会有这样一块菜地,让身旁的鸟语花香少了几分情趣,让周围的亭台水榭少了几缕优雅。殊不知这种“格格不入”的背后,竟是帝王“别有洞天”的设计,这大概也是避暑山庄的魅力所在吧。 

如意洲侧影

  侧记:避暑山庄里的音乐

  承德避暑山庄是兼具理朝听政与休息娱乐之用的宫苑,音乐亦如在紫禁城之内一样,既有前朝的典制性音乐,也有后苑行宫供皇帝、后妃们娱乐的富有江南民间气息的纤细之乐。

  承德避暑山庄音乐,绝大多数来自元、明北曲及明代宫廷宴乐。明末苏州乐工韦兰谷曾在北京传授他从明代宫廷中习得的宴飨丝竹乐,入清辗转授受,成为现今存之于承德的‘离宫音乐’”也就是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十番”。

  清政权结束后,避暑山庄的乐师流落于民间,迫于生计将宫中演奏的二十几首清音十番的曲谱、演奏技巧及乐器传出宫外,1920年曲王子仲牵头任会长,唐锡福任指挥的专门演奏从宫中传出清音十番的民间业余乐社组织——承德清音会成立了。

普宁寺大乘之阁

  承德民族师专钱树信教授的父亲钱崇安是清音会的第五代传人,兄长也做音乐工作,钱树信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会两三种乐器,对清音十番也有浓厚的兴趣。2001年退休后,他担任学校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职务,利用协会搞活动的便利,把清音会“操持”起来。

  清音会以离退休老教授为主,年纪都大了。为了清音十番的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创立了“承德清音会音乐”课程,并在承德市八县三区建立了承德清音会分会,还确立了承德避暑山庄正宫乐亭为保护传承基地,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有5个月的演出时间向国内外游人展示。如今,承德清音会在册登记的已达70余人,演出已达 180多场。

  据钱树信介绍,从2001年到2006年,各方投入30多万元用于清音十番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但“一动弹就是钱,不能老找人家要”。从2002年开始,清音会每个周末都会到避暑山庄演出,从早7点演到9点多,一场1000块,加上受邀演出的收入,“每年的收入能维持在五六万元,大家分一两万,其余归清音会。”这不但能维持清音会的运转,还增加了避暑山庄的看点。

  钱树信还披阅文献、破译古谱,深入研究清宫音乐和避暑山庄音乐,拿出了《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等几十万字的研究成果。他说:“我只要有口气,就要把它传下去。”

   [编辑:孙哲]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承德  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