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老北京庙会:独特大餐 有吃有玩有文化

老北京庙会:独特大餐 有吃有玩有文化

2010-11-25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复制链接 |   

  说起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庙里面的集会。过去,一般城里乡下,庙宇不少。每到一些固定的节庆日,总会组织一些祭祀活动,向神祷告祈福。祭祀活动本来就需要很多人参加,好热闹的老百姓,更会从四面八方涌到庙里去看看凑凑。人一多了,就会要吃要喝要玩,于是卖吃的,卖喝的,卖玩得,也都往那里聚集。这么下去,庙会就由原本单纯的宗教活动,渐渐发展成为民间自发的聚会和集市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总是可以创造出很多伟大的文化现象。

  有好事者,给庙会归纳出三重内涵,其一是敬神求福,其二是商贸交易,其三是文娱活动。其实,第二项和第三项,都是庙会游乐的不同方面:商贸交易,交易的大多是零食、小吃、瓜果甜点,以及面人、哨子等各式玩具;文娱活动,锣鼓民乐、舞龙舞狮也好,洋画片、高跷、变戏法也好,无非图个乐子。老百姓在节日的气氛中,边吃边玩,在那生活艰难而常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犯愁的日子里,算是难得的放松与喜悦了。

  八百年,庙会对北京人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逛庙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从古代文献上,我们可以得知,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这就是《考工记》上所说的“匠人建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祖即宗庙,社即社稷,市乃交易的地方,交易之地与宗庙、社稷已经有了联系。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逐渐兴盛起来。

  据《北京庙会》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源于辽代,发展于元末明初,兴盛于明清两代。

  后因战火,衰败于抗日战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庙会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