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上的小吃其实多半是北京日常街头巷尾叫卖的吃食,具有北京地方特色,适合北京人的口味,形成固定套子。比如有:
豆汁:喜欢喝豆汁的并不局限于民族,也不拘贫富。卖豆汁的照例是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上,就地熬熟。“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当听到这样的吆喝声,那么一定是新鲜的豆汁熬好了。
扒糕、凉粉: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如烧饼大,蒸熟后,夏天放在冰上镇着;冬天则放在炉铛上,加油炒热,谓之热炒扒糕。经营者会不停地吆唤:“筋道的扒糕,酸辣的凉粉啦,请吧您哪!”
灌肠: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只用淀粉点上红,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块在铛上用极次的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此外,还有茶汤、油茶、豆面糕、老豆腐和爱窝窝等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