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谚语总是那么精辟,比如这句话:一个没有胡子的男人等于一只没有尾巴的猫。猫尾巴有平衡身体的作用,没有尾巴就没法逮耗子,就不能正常上班养家糊口。相比之下,男人的胡子似乎完全不如猫尾巴那么有用,不仅没用,还要每天手动、电动,刀光剑影地刮来刮去,给宝贵的生命添乱。其实也不然,男人可以长得不好看,但一定要长得硬气,满脸的胡子则是最佳代言。
我们都知道,唐朝很强盛,李世民很强大,但我们很少知道他的胡子更强大。除了茂盛,李世民的胡子很有韧劲,人称“虬须”。据《酉阳杂俎》记载,李世民曾当着众多文臣武将的面,用自己的胡子当弓弦,表演射箭。
胡子射箭!这里面传达的信息那是简约而绝不简单,明摆着是“我还行”,甚至“我很牛”的意思。试想,看见胡子坚韧若此,又怎能认不清这皇帝老子身强体壮的形势。由此,胡子释放出来的信号在政治的显微镜下放大,的确吓倒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心。胡子的力量,不得了!
宋代的寇准年轻时也打过胡子的主意。皇帝很看好他的学问和能力,只是跟其他人聊天时随口说起小寇同志很是块宰相的材料,就可惜太年轻了点,提拔起来难以服众。为了迅速改变局面,让自己的脸最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萧瑟,越老气横秋越好,寇准四处淘换偏方,最后找到了好办法——就着何首乌吃白萝卜。都说偏方治大病,此言不虚,寇准的胡子很快变白,整张脸呈现出一副值得托付重任的样,顺利爬上了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