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京味儿:幸福的珠串 冰糖葫芦吆(图)

京味儿:幸福的珠串 冰糖葫芦吆(图)

2010-10-12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网易  
   复制链接 |   

  一般来说,北京的小吃多属于「穷人解馋」,可这冰糖葫芦却有点与众不同,它可是既有钱又有閒的人士玩出来的精致美味。过去,北京小妞玩跳皮筋的时候唱个顺口熘儿:「半膘子,吴大少,卖糖葫芦是玩票。」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在国际舞臺的正式亮相。周总理特意从国内带去了两件精品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华文化。一件是被周总理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另一件就是地道的北京特产─冰糖葫芦。

  一尺多长的竹籤子上从大到小串着十来个鲜艳的山里红,外头裹着薄薄的一层金黄如琥珀、透明似玻璃的冰糖衣,看上去珠光宝气。咬上一口─酸甜酥脆。每到冬天,「葫芦儿─冰─糖的!冰─糖─葫芦的……」的吆喝声就会荡漾在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和北京人所特有的那种悠闲、安然的市井生活融为一体,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概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吧,北京西城有个吴家大宅门儿,府上有位大少爷,兴许是吃饱了没事图个乐子,看见庙会上有卖用长长的荆条串着山里红做成的大糖葫芦的,就回家把乒乓球大小的山里红、海棠果,用刀割开,剔去核,然后塞上枣泥、山药泥、豌豆泥,这还不算,还要用瓜子仁儿在露出来的馅儿上镶嵌出一朵朵小花,再用一尺长的竹皮做成签子穿成葫芦串儿。之后,用又薄又浅的小铜锅放文火上把冰糖熬化了,把串好了的葫芦串儿往锅裡滚一圈蘸满糖液,取出来放在冰凉的青石板上晾凉了─冰糖葫芦就此诞生了。

  冰糖葫芦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糖果,因为它是既有「糖」又有「果」。除了上面说的那种山里红,还有一种山药的,就是把成根的山药去了皮,钻上大大小小的窟窿,塞上枣馅儿,再按上用山楂糕和青梅切成的小丁儿,蘸上冰糖以后,琥珀裡裹着的白色山药上,红、绿、黑叁色相间,那叫一漂亮!

  吴大少爷玩着玩着,就做起了买卖。没事时,让僕人挑着挑子满胡同裡转悠,他自己跟在后头吆喝:

  「葫芦儿─冰─糖的!

  冰─糖─葫芦的……」

  结果他卖回的钱连本钱都不够,要不怎么叫「半膘子,吴大少」呢?不过这么一来,生意倒是相当的好,吴大少爷心里满乐和。

  可后来不知怎么的,吴家就败落了。吴大少爷没了钱,也没了营生。当初吃他便宜糖葫芦的老街坊们感念他的憨厚,给他攒钱开了个乾果铺,主要卖冰糖葫芦。每天他一开门,那些吃过他便宜冰糖葫芦的老街坊们就来捧场。开张没多少日子,他的冰糖葫芦就名满京城了。有钱的人以吃他做的冰糖葫芦为时髦,没钱的也开始跟着仿效。慢慢地,这冰糖葫芦就成了雅俗共赏的北京特产了,品种也越来越多。其中一种,将整个的橘子串上,像个小锤子,就是北京人叫的「糖墩儿」。顺便说一句,天津人把所有糖葫芦都叫糖墩儿。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