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吹奏乐器。从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后,已出现了埙的初形,如半坡、河姆渡等古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陶埙在历史上的出现很早,而且为数不少,并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最早的埙只有一个吹孔,经过了很长时间,埙体上才出现了音孔。如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的管形一音孔埙,距今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二音孔埙,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鱼形四音孔陶埙,这一时期在陶埙下端已出现带有悬挂装饰物的小孔,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1001号墓出土的骨制纺锤形六音孔陶埙,距今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埙从一孔演变到六孔经历了约三千年,即新石器时代到殷代。埙自商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一直保持在五、六个音孔的水平上。陶埙的形状逐渐定形,从笔管形、珠形、帽形、鬼脸形、动物形转向梨形、下平上尖的卵形。解放后诸多专家对古埙经过了多年的研制,在古埙的基础上研制出八孔陶埙、九孔陶埙、十孔陶埙等。使这一沉睡了多年的古老乐器重新回到乐坛上,扩展了埙的音域,增大了埙的音量,可以任意转调等。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埙一直为皇都九五至尊独享。以作雅乐之用。埙的演奏大到宫廷庆典、祠宗庙、敬天地鬼神,小到房中乐,相当于现在的室内乐,无处不在,可见其在中华民族古代音乐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