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充满着神奇的坎坷……。开元十二年,血气方刚的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李白第一次登上采石矶,举目眺望: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诗人即兴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对采石矶的山水风物,李白赞叹不已,留连忘返。随后拜谒当涂青山谢公祠,怀着崇敬的心情凭吊和缅怀南齐诗人谢眺,谢眺笔下那些清新秀丽的诗句令李白击节叹赏,甚至“一生低首谢宣城”。
开元十八年,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志向,第一次西行进长安,因朝迁的腐败,宦官、权贵专横挡道,李白无功而返,离开长安,一路南下,又一次来到采石。夜晚李白游江赏月,触景生情,写道:“牛渚西江月,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借东晋时期镇守牛渚的谢尚将军识荐袁宏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上象谢尚那样唯才是举的伯乐。安史之乱暴发前夕,李白再次驻足采石,面对唐王朝的腐败,安禄山等人蠢蠢欲动,企图谋反,李白远离京都忧心忡忡,提笔赋诗《横江词六首》:“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一个落泊他乡的游子,此时寄情于山水,关心着人民的疾苦,国家的安危。
安史之乱暴发后,李白始终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上元二年,李光弼率军计伐安朝义,李白不顾六十一岁高龄,为平叛逆贼,报效国家而从军,但抱病半道而返,遂投靠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宝应二年,李白病逝于当涂,最终长眠于他仰之爱之的青山。李阳冰受李白之托,为其整理、编辑保存下来的九百余首诗稿,并亲自为其作《草堂集序》。序中概括了李白的一生,对李白一生的艺术成就和不凡的人格魅力作出了高度评价。
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对李白的死有着这样一段描述:李白晚年驻足采石,常独自登矶饮酒赏月,一次因酒醉,看到江水中漂浮不定,若隐若现的月影,误为月落,便跳江捉之,然后骑鲸上天。这就是千百年来民间留下的“李白采石矶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充满神奇和浪漫的故事,既体现了李白的个性,也反映了人们对诗仙李白的缅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