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关于北京石花洞由来的民间传说故事

关于北京石花洞由来的民间传说故事

2010-6-1 10:56:44   网友评论来源:石花洞官网  
   复制链接 |   

  很久很久以前,大房山麓的连泉顶峰上下来了一个叫圆广的云游僧人。他身披袈裟,手托钵盂,从大花岭下到小花岭,又沿着上茶棚的三叉口徒步来到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中(即现今的南车营村址)。

  他见山涧中溪水潺潺,涧旁林木蓊郁,岸侧野花漂香,微风顺着山垭口徐徐吹来,树叶哗哗作响田野泛着清馨,他心里惬意极了,便甩掉袈裟,放下钵盂,掬一捧溪水清清扑在脸上,顿感暑热减轻了很多。然后顺势俯卧在涧旁光溜溜的岩石上任风拂面,闭目养神起来。

  不知道是长途跋涉的疲劳,还是暖风吹来睡意,不一会儿圆广便鼾声骤起。又不知道过了多久,盛暑的蝉鸣、嘈杂的鸟叫,令他惊醒,燥热中一股清凉的气流隐隐吹至耳畔,舒适极了。他坐起来揉揉眼睛,张大瞳孔四周望去。山涧两侧是光滑坚硬的岩石,高大的柿树叶随风摇曳,发出响声,还有涧中溪水不停歇的流着,发出哗哗声,不见有异样,然而,又一阵凉风吹过,他下意识的顺着风向望去,见山沟的北侧平整的大块岩石处有一凹陷。他想大概凉气是从那里吹来的吧。他边想边站起来,向那岩层凹处走去,待至近前才发现,原来有一条岩缝,凉风阵阵从那缝隙间涌出。他把脸贴上去,凉凉的气流轻轻的拂弄着他的脸颊,他感到舒服极了,但又觉得奇怪,这里为什么有如此的气流呢?他要弄个水落石出。于是他穿上衣服,向远处的山垭处望了望,见很远处的绿荫山脚有些山间农舍,便觉得去借些工具把石缝开大,或许能知道里面的奥妙。决心已定,他便急匆匆的向山下走去。

  午时,山里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山间的小路上背着凿石工具的他一步一步的在山沟向上爬行,往返山下几里山道,已使他走的通体出汗,然而爬到上午离开的石缝处,凉气又使得他浑身感到舒畅,这更加了他的好奇感和急切的欲望,他顾不上满头的汗水和往返的疲劳便抡铁锤握凿的在凹处乒乒乓乓地干了起来,从中午凿到天黑,晚上借着月光也不休息的干到天亮,第二天从早上干到中午,一个桶口粗的圆圆的洞口终于被他坚韧的毅力凿开了。他顾不上饥饿和疲劳,顺着洞眼钻了进去,穿过薄壁洞口,里面黑漆漆的好象有很大空间,他向里面爬着,爬着,就连鞋子蹭地都发出嗡嗡的声响,而且风更大了,他感到周身舒适。他摸索着洞壁继续向里爬,大约过了个把时辰,也不知道爬进了多远。突然,他眼前有一点点荧光越聚越大,把他的眼前照的荧荧发亮,他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很大很大的洞穴之中。

 

  借着荧光他看到很多千奇百怪的景致,晶莹透亮的柱石一排排的直抵洞顶,洞顶缀饰着各式各样的花状、伞状、球状的景物,四周遍地都是奇特的形状的石质类盘石、柱形的装饰物品,尤其在那大团兰莹莹的亮光辉映下更显得神奇和绚丽。他摸摸自己的头,掐掐自己的胳膊,很疼很疼的,“一定不是在做梦,一定不是在做梦!”他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声,太奇妙了!太奇妙了!

  喊声在洞中久久回响,瓮声瓮气的震动着耳骨。激动之时,他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此住下来,终生厮守着这一神奇洞府,即便了却自己的残生也心甘情愿。

  白日里他下山化缘,行善,夜晚间他从山下归来以洞为家,烦闷时便走到洞穴深处,每当此时便有团团荧光环绕着他,透过那神奇的光环让他欣赏这绝佳的美景,他陶醉了,吟诗做赋,一日竟脱口而出“仙香洞府地,潜梦入真藏”的诗句。

  日后,他觉得“潜真”二字颇能代表他心中久藏的心境,后来,他干脆在洞口上侧石壁的平滑光洁处,郑重的亲自凿出“潜真洞”三个楷书大字。从此以后“潜真洞”的名称便在当地方圆各处叫开,叫响了。

  如今,时间已经匆匆的走过了 500 年的漫长岁月,沧桑的变迁也没有磨掉它的痕迹。在当代名人赵朴初题名“石花洞”旁侧,“潜真洞”三个刚健的楷书大字仍然在阳光下冉冉生辉。

【分页导航】
   [编辑:王彦]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石花洞  由来  传说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