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六百年的寻根传说:亦真亦幻“大槐树”

六百年的寻根传说:亦真亦幻“大槐树”

2011-4-15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看历史》   作者:何书彬
   复制链接 |   

   六百年后的返乡

  到1996年时,前来大槐树寻根的访客已经超过了6万人,从台湾和海外过来的大槐树后裔也越来越多。有个场面给张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2年夏天,有60位台湾老者来到祭祖园,齐刷刷地跪在大槐树下痛哭,喊着“祖先啊,我回来了”……

  1994年春天,一位在泰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带着全家老小来到洪洞大槐树下,全家在大槐树下合影后,老人让孩子们从槐树上折下一小枝,夹在随身携带的相册里。

  1995年8月,3名多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专程赶到洪洞县,在“祭祖堂”里祭奠了各自的祖先后,共同为大槐树献上了一只大花篮。

  还有为数众多的大槐树后裔,在续修家谱的同时,也希望能在洪洞找到确切的故乡所在。2002 年10月1日,江苏丰县刘家营刘氏家族的三位老人,为了家族寻根的愿望,千里迢迢来到了洪洞。他们随身带了明万历十四年修的刘氏家谱,正是这一份家谱,在目前可见的明清家谱中,第一次明确记载了先祖来自“山西洪洞县野鹳窝”。三位老人期望能在洪洞找到同宗,把家谱的源头续上。根据家谱留下来的线索,他们遍访了洪洞相关的刘氏家族,但却无法找到与他们家族有直接联系的线索。最后,只是从县城刘氏一块记录着家族传承的木质谱系图上,推断出了两个家族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也有人在不断的搜寻后,在洪洞找到了家谱中的故乡。2008年3月16日,江苏丰县张氏家族张大彪等11人赶至洪洞寻根,希望续接族谱与故土的联系。出发前,一行人在在欢口镇水坑洼村张氏家祠中,举行了告祖仪式。依照他们的家谱所载,先祖所在的村庄在洪洞县城南十三里。

  到洪洞后,根据这个线索,他们找到了洪洞的冯张村。保存着冯张村张氏家谱的张觉敏拿出家谱(1938年续修)与张大彪带来的张氏家谱(1770年修)对照后,依据二者记载的方位、距离和时间正好一致,确定两地张姓本是一家人。

  张大彪说,传闻在1770年之前,也就是丰县张氏家族那次修家谱之前,张氏族人就曾到山西寻根,但并没有结果。而这次找到了冯张村张氏,11位家族代表认为“六百多年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却了历代列祖列宗及族众一片怀念故土的心”。

  确定是同宗的当天,丰县张氏与冯张村张氏共同进行祭祀,但是由于清朝中期记载以上的族谱已无法续接,所以双方不能论世代,只能以同根同祖之亲进行祭祀。在张觉敏家堂屋列祖列宗神位前进行祭祀后,张大彪、张觉敏等人到始祖坟地进行祭祀,丰县张氏取根土带回丰县欢口镇水坑洼村张氏家祠供奉。

  已担任洪洞县志办主任多年的张青,还在不断地接到大槐树后裔的电话和信件,每天都会有几个陌生的电话号码从外地打来,向他询问大槐树移民的事情,或者请他帮忙寻根。相比之前,通讯方便之后,来信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但一周还是会有好几封,张青也都一一亲手回复。在县志办工作20多年来,他已经编著了大槐树主题的书籍10余种,此间“每年都要送出一两千本”。

  2009年7月,张青又出版了《大槐树》一书,在为《大槐树》一书所写的“后记”里,张青用了“大槐树下是家山”六字作为题目。“这个百姓永恒的记忆,精神家园的寄托,民间文化的认同,真正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张青说。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1条评论)

0小时0分钟前110.250.131.***  风景网  匿名用户586
张青:你好。我是唐山铁道学院的,我原来在洪洞先百货大楼工作,因我的父母亲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难,我调回唐山。我的父母亲在洪洞参加抗日,解放战争,我想知道洪洞是否有 我父母亲的党史资料?我要写关于父母亲的历史。请你帮助。 我的邮箱:JF218101@163.COM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大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