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限行”结果更糟
不管是安特罗还是纳塔利娅,生活在这座人口1000多万、机动车数量马上要超过700万辆的大城市,不管是不是在圣诞,平时只要出门就要不得不面临 “拥堵”的问题。圣保罗的堵车闻名世界,不光有媒体争相报道,也吸引了研究者的眼球。一些日本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圣保罗堵车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就是车太多。
早在1997年,这里就开始施行尾号限行制度,不过收效一般,很多人干脆买第二辆车来解决问题。所以不赞成这项制度的人认为,它实际上是政府变相刺激人们购车的“阴谋”,而且在没有规定汽车报废年限的巴西,这项措施还让很多人愿意延长老车的使用时间,使得路上排量大、污染严重的老车比例居高不下。
事实上,被巴西几处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环绕的圣保罗从来没有限制过人们买车,也否决了征收“拥堵费”、“污染费”的建议。
从1997年施行限行到现在,圣保罗的机动车数量增加了45%。2010年1月到11月,平均每个月有两万多辆新车上路,其中小型汽车占到1万多辆。到2011年初机动车总数突破700万辆后,每五个圣保罗人就拥有3辆汽车了。
也许汽车梦对其他地方的巴西人来说是个美丽的梦,但对早早已经实现每户一车的圣保罗来说,却是个沉重的现实。
许多人“宁愿堵在路上也要买车”就是因为乘公交和地铁太不方便。作为一个大都市,圣保罗有1000多条公交线路、1.5万辆公共汽车,有快速公交线,还有四条总长60多公里的地铁线,以及260多公里长的城铁线。然而,公交不按点、路线重复、公交和地铁衔接不到位等等问题,让人们在有了经济条件后,还是选择了买车。
有人曾经用“怪异”来形容圣保罗的公共交通体系,原因就是它像一辆被不同方向力量拉扯的马车,多年来问题依旧,并没有改变多少。其中原因之一,是管理公交的单位属于市政府,而管理地铁和城铁的单位属于州政府(相当于中国的省政府),不仅不属于同一个政府,而且两者的级别也不一样,再加上公交系统由不同的公司运营,协调好整盘棋确实是个难题,更别说投资问题了。
难怪乎每到大选,圣保罗的“选战”中最热门话题都是交通。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有方便的公共交通体系,超过150万的圣保罗人愿意放弃开车,与此同时,88%的市民认为政府应该把改善公共交通体系作为来年工作的首要任务。目前,圣保罗正在修建新的地铁线路,而且计划在十年内使城铁总长度达到500 公里,最终能否完工和效果如何,只有让时间来说话。
不过,对于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一小部分人来说,堵车并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出行的工具是“空中的士”。糟糕的交通情况也催热了圣保罗的直升机租赁业务,现在整个城市注册的直升机数量超过500架,设有停机坪的高楼超过200多座,据说是全世界商用直升机最多的城市。
如果在这里租写字楼,你就会发现有没有停机坪也是一条价格分水岭。圣保罗的富人已经在使用直升机上下班了。难怪有人说过,圣保罗就像巴西的纽约,是一座属于“强者”的城市。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年都有许多人来这里,也有许多人离开,不断探寻着生活的意义。
在这座曾创下全城堵车路段总长293公里记录的城市,“不堵车才是新闻”,还有人说,这里的男人不得不在车里刮胡子,女人也学会了在车里化妆,爱学习的在车里学外语,想娱乐的在车里看DVD,如果你有心,还可以和附近车里的姑娘搭讪,成就一桩“堵车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