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拥堵如何改变:全球“堵城”的治堵之方

拥堵如何改变:全球“堵城”的治堵之方

2010-12-31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世界博览  
   复制链接 |   

  新加坡:高收费“明明白白”

  2010年12月21日,晚上7点半。记者驾车带着从北京来的朋友缓缓驶入新加坡最著名的高档购物区乌节路,这里的人气和商业氛围如同北京的西单。尽管夜已经朦胧,但圣诞灯挂满了路边的树木,所有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用“圣诞气氛”来吸引顾客。

  这个时间出行,已经属于“法定高峰期”,新加坡规定晚5点到8点为高峰时段。乌节路上虽然车多,但基本还开得动,时速大概在20到30公里。从朋友入住的酒店到乌节路,已经过了3个“ERP”(电子公路收费系统的计费单位)了, 车上现金卡里的钱已经被自动扣掉了七八块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了。

  事实上,所有的计费仪器所收的费用标准并不一样。

  高峰时间通过一次最多要缴纳3新元,然后依次有2。5新元、2新元、1.5新元、1新元、0.5新元,等等。而这只是第一道门槛儿,如果在高峰时间要进入市中心的核心区,则还要再过一个“ERP”。当然,这一次的缴费相对较低,一般在1新元或者0.5新元左右。

  尽管每次缴费的数量不多,但是对于需要每天在市中心进进出出的人来说,每月下来还真不是笔小开支。但不小的开支,也让市民开车前往市中心时要掂量再三,这样一来的确改善了核心区域的交通状况。

  除了电子收费系统,新加坡的车牌还有学问。不是“红牌”就是“黑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行驶的权限。

  “黑牌”车可以在任何时段自由行使,而“红牌”车只能在星期天和共同节假日,晚上7点至早上7点之间,星期六下午1点后使用。“黑牌”的特权是通过支付更多的“银子”获得的。

  红色牌照车在每年汽车拥有者交纳的“路税”这一项要便宜很多,从经济角度来讲,如果一个工薪家庭通常上下班都使用公共交通,只有周末或晚上休闲购物时才使用私人交通工具,选择红牌车绝对经济实惠。

  新加坡车贵是出了名的。对于新加坡购车者而言,“路税”并不是负担最重的一项,最大的一笔开支是“拥车证”的费用,甚至有“证比车贵”的时候,因为“拥车证”的收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每年根据公路的载荷、城市可接受的污染指标,报废车辆数等指标计算出每月可增加的最大汽车数量,每月定期公布这个被称为是“拥车证总配额”的数值。根据这一指标严格限制“拥车证”发放数量,数量少时,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有限的用车证数量下,“市场化”是调剂这一稀缺资源的手段。市府定期把用车证拿到市场上公开拍卖,成交价也公开透明,最后由购车者来买单。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