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拍摄于1942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白热化阶段,是好莱坞在二战期间拍摄的最卖座影片之一。本片可说是适时诞生的佳作,上映正逢二战时的盟军登陆和美英首脑会谈,一切都为《卡萨布兰卡》成为经典提供了不朽的历史条件。
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因为已不电影而闻名世界,作为北非一大城市,有着“摩洛哥肺叶”之称,西班牙语中是“白色房子”之意,仿佛正代表了影片的浪漫温情的风格,而且颇具阿拉伯特色。这个位在非洲摩洛哥西部的港口,在影片中被假想成二次大战时,正如片子一开头所介绍的那样,在卡萨布兰卡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做交易。在这徨乱的中,一间美国人所开的里克酒店成为故事的中心。人们在这里探听消息,等候班机,外表只是个夜总会的酒店,里面却暗藏着赌场、黑市买卖、各种阴谋伎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弄到出境的护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国去,离开法西斯地狱。
在1944年第16届奥斯卡电影节上,《卡萨布兰卡》得到最佳男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奖提名,并且捧走了最佳编剧、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三项大奖。被称为好莱坞类型片技艺师的影片导演迈克尔·寇蒂斯一生共拍摄了172部电影,而除了有早期在匈牙利和奥地利拍摄的60部外,大多数是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安德鲁·沙里斯曾说:“当人们谈到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典型的华纳公司的影片时,一般都是谈到那一时期某一部典型的寇蒂斯的影片。”虽然被叫做“拼盘导演”,然而他所拍摄的类型片,许多被认为是好莱坞的重大作品。《卡萨布兰卡》是寇蒂斯为华纳拍的第63部作品,六十多年过去了,《卡萨布兰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它的拍摄过程也早已成为影史传奇,为影迷所津津乐道。《卡萨布兰卡》似乎是电影史上的奇迹,因为它是在不经意间被制作完成的。当初,它只不过是华纳兄弟的一部例行制作,当时每家电影公司,每周都会推出一部新片,一年推出50部。《卡萨布兰卡》不过是那50部中的一部罢了。没有人会想到以后《卡萨布兰卡》会成为电影史上少见的“完美巨片”,一部永垂不朽的名作。
好莱坞叙事追求的绝不是“离间效果”,而是让观众与电影无限接近,最理想的是观众对电影中的角色无限认同而融入电影营造的情景。影片《卡萨布兰卡》故事的基本结构是失衡→平衡模式。首先呈现一个被意外事件打破了平静与和谐的世界,通过一些列因果联系事件的线性推进,有发展,有高潮,直至结尾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这样一种叙事逻辑,加上强烈的戏剧冲突,及大量悬念、误会、偶然性等戏剧性情景的营造,使观众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随着情节起伏跌宕。而且影片还以较快的节奏呈现很快的推动故事进展,使观众没有功夫思考或者不至于厌倦。
“影片卓绝的叙事手法,洗练的节奏和大明星的表演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镜头技巧运用娴熟,剧情跌宕起伏,对白精彩结构严谨,时代背景波澜壮阔,这一切都是《卡萨布兰卡》成为经典的理由,而往往被大家忽视的是其中音乐的运用,下面我来主要谈一下本片中的音乐。在早期的无声电影时代,电影音乐就产生了,播放电影的同时,剧院还会请钢琴是即兴弹奏音乐,音乐在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烘托气氛,预示剧情,作为特定人物或特定场景形象音乐,表示剧中人物的心情,作为独白的配乐,作为整部电影的音乐形象,字幕部分等。《卡萨布兰卡》中的插曲“时光飞逝”《Time Goes By》原是1931年一出音乐剧中的配乐,在影片中由黑人歌星杜利·威尔森配唱,更是极为成功,被视为电影插曲的典范,另外还有法国国歌《马赛曲》,这两首歌曲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无论从烘托影片气氛还是推动情节发展方面都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粗略统计了一下,《马赛曲》在影片中共出现了12次,而与影片一样经典的插曲《Time Goes By》更是出现了27次之多,可见其已经成为整部影片的音乐形象。
“You must remember this,A kiss is still a kiss……”《Time Goes By》一旦响起,总是那么打动人心,正如瑞克和伊沙林永志不忘的爱情。“当两个人相爱,他们互相说我爱你,他们彼此信任,不管未来会是如何……”在巴黎那段相爱的日子,他们永志不忘。山姆的弹唱过渡到无声源音乐的响起,由现实的钢琴演奏过渡到回忆中的音乐,瑞克明白了伊沙林为什么要离开他后二人相拥而发誓“永志不忘”,在机场的送别……音乐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把影片一次次推向高潮,《Time Goes By》在影片中响起的时候大多是瑞克和伊沙林相见的时候,这本来就是为他们的爱情所奏响的歌曲。瑞克有句台词让我很难忘怀“在这个疯狂的世界,三个小人物就别太计较了。”瑞克伤感的眼神伤感的话语配着伤感的爱情歌曲,让人无不为之动容。经典的《卡萨布兰卡》造就了打动千万观众心弦的《Time Goes By》,关于这首歌大家已经有太多太多感触,我更想谈谈《马赛曲》在影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