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落后怨康熙?谈清初中国火器发展(图)

落后怨康熙?谈清初中国火器发展(图)

2010-12-7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星岛环球网  
   复制链接 |   

  康熙时代正是西方三十年战争刚结束,在当时西方军队序列里面,依然保留了重骑兵,重步兵,长矛兵,苏沃洛夫在十九世纪初,仍然依靠刺刀白刃战击溃土耳其陆军一万五千人,就是因为火器效力依然不足。步枪火力从射速到射程到杀伤效力真正进能阻挡步骑兵的白刃冲锋,要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斯宾塞连发枪发明后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康熙跨越时代,去采用当时不存在的发明来发展火枪不现实,而当时康熙所能见到的火绳枪,实在不能确立对冷兵器的优势。

  下面我们来看火炮。火炮的制造技术在康熙年代中国不弱。原因很简单。火炮的冶金技术西方完全靠中国传的,是铸铁技术,中国古代冶金的强项就是铸铁,所以自古中国的刀剑比较狗屎,因为那要靠锻打,明代抗倭战争中,日本刀把明军的刀剑连人砍成两截,弄得戚继光不得不发明了狼筅这等怪物抵挡日本刀。

  可是造炮的冶炼技术就不同了,没有中国的铸铁术,西方人无法造炮!而中国在康熙年代落后的不是制造火炮的技术,反而是使用火炮的技术。

  你用门射程三百米的小炮,可以用眼睛瞄了打,问题是当你手头有了射程一千米,甚至五千米的大炮,这就要用到几何学知识了。随着炮性能的改善,炮兵成为一个高技术兵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组建军委炮兵,苏联炮兵顾问就大肆鼓吹炮兵是优先选拔人才的真正技术兵种,他们说飞行员不过是机车驾驶员这种技术水平,真正需要技术人才的应该是炮兵!

  中国从明代开始,就没有使用火炮的人才。幸而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又幸而有一个他们的中国学生在明军中服役,又幸而这个学生和袁崇焕一起在明军服役,又幸而有几门西方大炮当时在袁崇焕军中,于是有了依靠西方大炮和西方炮术的宁远大捷。

  后来这个学生又教会了许多明辽东守军炮术,包括孔有德等,所以孔有德降清,皇太极出迎,就是因为从此八旗有了炮兵!

  后来清军的炮兵在各个战役中屡现神威,尤其到了康熙手中,在对戈尔丹的历次战役起到了很大作用,那么既然康熙年代中国的制炮术不差,用炮也很好,我们就不能说康熙对中国火炮的发展起了坏作用。而所谓火器专家戴梓的公案,只能说明一个火器制造人才可惜了,不能从大的方面来证实康熙破坏了中国火器发展。

  至于康熙后面年代中国在火器上的落后,自有后人承担,我们总不能说,因为康熙为人精明,他就该负起所有的责任吧?那样以后谁还敢当聪明人?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火炮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