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的来历,公认是来自牛郎织女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牛郎是个勤劳、聪明的孤儿,被狠心的哥嫂不公平地分了家,与一头老牛(金牛星所变)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与六个姐姐都是织棉高手。一天,这七位仙女下凡到湖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藏起了最小的仙女放在湖边的衣服,仙女无法飞回天宫,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还生了一双儿女,不料玉皇大帝发现了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牛郎上天无路,急得要死。老牛说,它死后,用它的皮做成鞋,穿上便可腾云上天。老牛当天便死了,牛郎穿上老牛皮制成的鞋,挑着一双儿女腾云去追织女。在快追上的时候,王母用头上金簪,划出了一条波浪滔天的银河,牛郎与织女只好隔河对泣。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两人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于鹊桥上,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另外,还有两个脍炙人口的传说:织女和牛郎都是天上的仙人,一个在天河东面织云锦天衣,一个在天河西面看牛。玉帝爱怜他们,让他们结为夫妻。婚后两人贪图逸乐,荒弃劳作,玉帝一怒之下把他们分开,并限定他们每年只许见面一次,那就是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另一个传说是:织女是玉帝的第七个女儿,在天上织云彩,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一天织女下凡遇见牛郎,一见钟情,两人后来结为夫妇。这事让王母娘娘知道了,一道令下,派天神把织女捉回天宫,后来王母娘娘被这对夫妻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于是允许他们每年相会一次。故每年七月初七这天,所有的喜鹊都群集天河上,筑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不管出于哪种传说,“过七夕”倒是各地共同的摆瓜果于庭院祭拜双星的习俗。
祭拜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等,为的是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有的地方还摆上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香炉。摆好供品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但一年只能祈求一个心愿,如果“太贪心”,乞求将会全部无效。祭拜后,要把一半供品投到屋上给织女享用,余下的留为已用。她们相信与织女分享化妆品,可与织女同美。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
乞巧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卜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