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闲话古代的桥子:轿夫禁吃葱蒜(图)

闲话古代的桥子:轿夫禁吃葱蒜(图)

2010-11-24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财识网  
   复制链接 |   

 

  轿子最早叫“肩舆”或“平肩舆”,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靠人抬,因抬轿需用肩,所以称为“肩舆”。说白了,就是一种“肩行之车”。

  古时轿分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是皇家、官员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坐轿者身份不同,所乘的轿子也不同。光皇帝坐的轿子就有许多种类。如礼舆,是供皇帝上朝时乘坐的;步舆,是供皇帝在紫禁城内巡行时乘坐的;轻步舆,是供皇帝去城外巡狩、视察民情乘坐的;便舆,是供皇帝在巡视时备用的一种轿,随时以轿代步用的。平时,皇帝在宫内出入,一般都乘便舆,冬天坐暖舆,夏天坐凉舆。

  除皇帝的轿子外,不同品级的官员则坐不同的轿子。官轿出府,常有随从在前鸣锣开道,四周还有侍卫人员,前呼后拥,展示官威。百姓见之,必须肃静、回避。所用轿夫也分等级,官越大,抬轿的人越多。一般七品官多为四抬,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乘八抬,皇帝出宫时是十六抬,自然是最高的规格。

  除去官轿,还有民轿,高贵人家多备有轿子,有两抬的有四抬的。前几年去杭州参观胡雪岩故居,见胡雪岩坐的就是四抬轿。虽然他为红顶商人,皇上赐有品位,但也只能用四抬轿。就是说,他的轿子仍为民轿,不是政府出钱制作的官轿。官轿的轿夫是吃奉银的,而大户人家的轿夫是自己花钱养的。就像现在富豪,虽然乘坐的是“宝马”、“奔驰”,但在众人眼中的分量还是抵不过县委书记所乘的新“红旗”。

  民轿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花轿”或“喜轿”的,专用于百姓婚事。拥有这种轿子的人多是一个团队,也就是民间组织。大伙凑份子制了一顶花轿,用丝绸包装起来,刺绣上吉祥图案,有的还镶上宝石,轿子上装饰金凤银人,专等有人来“写轿”。“写轿”也叫“定轿”,定于某年某日有“喜好”。轿夫们头天过轿到男方家,第二天一早去抬新娘,并有锣鼓唢呐相陪,一路走来,热闹非凡。新娘到家,主家要“封钱”,轿夫们得了礼钱,将轿子抬到村外,把上面的装饰卸下装在箱子里,然后分账,再等下一次有人来“写轿”。生意红火时,几乎每月能被雇十多次。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轿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