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乡”阿拉善
额济纳镇政府和当地的牧民们积极抵抗自然灾害,悉心照顾和保护胡杨林。包镇长介绍说,胡杨是一种极易存活的植物,它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随风四处传播。所到之处只要有充足的水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形成树林。在谈到胡杨林保护时,包镇长说:“让胡杨林里的牧民全部搬迁出来,让咱们的牧民变成胡杨林的管护人员就是护林员。只要我们有牧民身份的,从22岁到55岁的全是咱们额旗的护林员,可能有3000多人。”
除了胡杨,变幻莫测的沙漠也是阿拉善的特色风景。但是对于生活在沙漠周边的百姓来说,沙漠的控制和治理比欣赏它的美景更具有现实意义。在距离额济纳600多公里远的阿拉善盟的首府巴彦浩特,当地政府对沙漠化治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利用飞播造林技术在巴彦浩特周边地区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在谈到生态环境治理时,巴彦浩特镇长莫尔根说:“巴彦浩特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所处的位置在贺兰山西路,所以这贺兰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屏障。同时呢,巴彦浩特又面临着腾格里大沙漠的侵袭。通过腾格里沙漠锁边工程以及巴彦浩特镇生态环城项目的建设,巴彦浩特的周边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环城的绿色屏障,使得我们气候条件大有改观。”
“沙漠之乡”阿拉善
在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巴彦浩特的交通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也生机勃勃地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到巴彦浩特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巴彦浩特机场建设项目也在审批中。交通状况的改善为各地游客来这里旅游创造了便利条件。巴彦浩特地处三大沙漠的中心地带,距腾格里沙漠仅30公里。整个腾格里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湿地和湖泊。每年11月天鹅会在迁徙的途中到这里休憩。巴彦浩特镇长莫尔根说:“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我们巴彦浩特周围现在已经形成了像月亮湖4A级旅游景区,广宗寺4A级旅游景区还有福音寺3A级旅游景区,这样形成了以巴彦浩特为中心的很好的旅游市场。”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游客人数不断增加。在贺兰山脚下,以蒙古族民族特色为主题的牧家游成为近年来游客乐于体验的休闲旅游项目。住在山脚下的牧民利用自己的田地种植无公害瓜果蔬菜,养殖淡水鱼,纯天然的美味食品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站在蒙古包前,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之下,金灿灿的玉米地,红色和黄色的小番茄,还有挂满果实的野生苹果树,自然之风让你心旷神怡。
巴彦浩特莫尔根镇长向大家发出热情的邀请。他说:“有幸能够介绍我的家乡巴彦浩特镇,(我)感到特别地激动。我相信我说的仅仅是阿拉善或者是巴彦浩特的一部分,所以呢也希望海内外的听众朋友和游客们到阿拉善观光旅游,我相信你们的感受会远远比我所介绍的要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