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站名不美,“公主坟”改名“公主愤”?》的消息,报道说由于公主坟地名中有一个“坟”字,容易给初来北京的人造成一丝心理不适,有人建议应改为“公主”或“公主愤”,或者干脆废除另起他名。对此,民俗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强烈反对,认为“坟”字没有必要改,它是历史,是文化,是地方特色,既通俗又易记,是老北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老北京留下的不多的历史符号。此后,北京公交部门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之后,从善如流保留了“公主坟”站名。理由是:对于北京这样的古都来说,每个老地名都维系着一段历史记忆。对于北京人而言,从来没有因为公主坟的”坟“字而引发不祥、阴森之感,而是从几许苍凉沉劲之感的地名中,感受到了八百年古都的历史韵味,若抹去这个名字,也许会让现代人感觉“舒适”,但其文化与历史也因此变得无从追寻,大多数人会为此爽然若失。
外地人特别奇怪,怎么北京地名之中有不少带个“坟”字,例如“八王坟”、“公主坟”、“铁狮子坟”、“甄家坟”、“铁家坟”、“李家坟”、“索家坟”……,而且北京人在称呼这些地名的时候往往要带儿话音,“八王坟”不叫“八王坟”,要叫“八王坟儿”。
咱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公主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