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素称“戏剧之乡”,在江西戏坛乃至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早在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当时的建昌(南城)就兴建了“三忠祠”戏台,供百戏歌舞上演。同一期间,在抚州秋季迎神赛会活动中,出现用十四、五岁少年扮戏,名为“儿郎”的化状造型(大都制作木制戏架,或用禾斛,八仙桌为架,由二到三名少年装扮古人安坐于架内,每一戏架构成一个故事,由四人肩扛戏架**街市)。所扮妆的大都为古今传奇,历史故事、如《文王托孤》、《昭君祭江》、《单台赴会》、《岳母刺字》等,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人物造型和故事表演的基础。
抚州采茶戏
旧名“三脚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独立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其发祥地就是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
初期的抚州“三脚班”仅有一旦一丑,外加一个“坐堂”(锣鼓手),演唱单台戏和小戏。至康熙、乾隆年间,才增加了小生行当。清末民初,“三脚班”开始向“半班”过渡,人员由三个增至七、八个,并增加了花脸老生行当,生旦净末丑齐全,伴奏乐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1934年,崇仁县航埠采茶戏著名艺人张佑民组建抚州采茶戏的第一个职业半班“佑民堂”。尔后,职业半班相继成立。一些抚州傀儡戏的部分老艺人,也加入“半班”演出,并将本剧种的大量剧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带进了采茶戏。抗战胜利后,丰城、高安的丝弦班进入抚州,同抚州“半班”艺人汇合,又给采茶戏带来了“本调”、“小花调”等新腔,与本地单台调、会田调相结合,分别发展为抚州“本调”和“抚调”。
抚州采茶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