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笔下让贾母“代言”
在第五十五回中,贾母有这么一段话:“编这样书的人,有一等嫉妒人家富贵的,或者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糟蹋人家。再有一等人,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邪了,想着得编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儿,他何尝知道那些官宦读书人家儿的道理! ——别说书里那些大家子,如今拿着咱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那样的事,别叫他诌掉下巴颚子。”曹雪芹正是用这位南京老太太的南京方言来表达他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贾母面临家业破败的惨景,处乱不惊,明智地“重整家业”。贾政曾叹曰:“老太太实在真真是理家的人,都是我们这些不长进的弄坏了。”贾母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文学艺术修养,又有着世俗的传宗接代的老观念,还有着高超的政治斗争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她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慈善有加,怜老惜幼,和刘姥姥的一番交道,就是最好的明证。在清风观祈福时,对小道童爱惜之至,令人十分感动,当听到宝玉要大济穷人时,她接口就说“这话说的是。”很是赞赏。大演大观园时,贾母深爱那些做小旦和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因问他年纪,那小旦才 11岁,小丑才9岁,大家叹息了一回,贾母又令人另拿些肉果来给他们两个,又另赏钱。
可悲的是,大观园里没有人能真正领悟贾母,最后落了个“哭向金陵事更哀”,使曹雪芹发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