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府第
如今,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不仅仅依赖于血统的优劣,官位高的在孔氏精英里自然列前茅,其次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家。
公元8年,儒生梅福上书朝廷,指出只有曲阜有孔庙,但孔子的后裔仍然是平民,没有免除赋税的特权:“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曲阜),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29年之后,东汉朝廷开始以国家名义祭祀孔子,曲阜孔家的一些人逐渐发达。
人们神话般地相信,从祖先以降,代代长子连成的血系之线至今没有中断过,“中断然后寻访”模式是基于这种观念核心的,五代时期“孔末乱孔”的故事尤其体现了这个观念。这个故事更核心的价值观在于,它给曲阜的主人被官方赋予的权力提供了让人信服的族权依据。
距衍圣公支系的远近长期成为划分孔氏族内等级的标准,除去官方的认可和贵族的徽号外,历来的政府还赐给了衍圣公及其近亲丰厚的地产、可观的薪俸、昂贵的赏赐、世袭的佣工,并免去他们的赋税。而更为庞大的普通孔氏族人则与一般百姓无异。
但是在传统宗族制瓦解的今天,事情早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不仅仅依赖于血统的优劣,经过“文革”冲击,曲阜的孔子家族仅剩下极少数近支,还散落在世界各地,现在几个长者在政府担任一些职务,俨然类似于先前的“长老”,主持家祭和公祭。
如今,官位高的在孔氏精英里自然列前茅,其次是大学教授和企业家。孔子世家谱研究中心提供的曲阜孔氏精英谱上,大部分人在政府机关、企业。“近年来曲阜的文物局长都姓孔,这对宣传曲阜很有利,尤其是到了日本,姓孔的人会受到优待。谁当了文物局长,谁就是世界孔庙协会名誉会长。”曾担任曲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夏祥敬向记者提到孔祥林,“他担任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将近20年,后来又是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副厅级,是近年来曲阜孔氏比较有名的代表了。”而孔祥林出生在泗水县农村,并不是孔子嫡传近支后代。
1976年,孔祥林刚刚参加工作来到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孔府、孔庙里的“批林批孔”展览,在大殿里展出“孔子罪恶的一生”、“万恶生人家”等主题,吸引了历史上最多的旅游大军,当时各大厂矿企业一卡车一卡车地带人来参观。
世事沧桑,随着曲阜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有些出租车司机为了生意方便,改称自己姓孔。这种改姓现象,有似于历史上很多他族改姓孔一样,有同样的利益考量。只是在古代,是由于孔姓族人享受免徭役、兵役的特权,而现在,是便于招徕生意,还可以用“孔子后代”的名义来向顾客担保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