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怪:白纸印花供起来
今邢台市内丘一带,每到年节,百姓家家户户都要买来(人称“请来”)白纸印制的“神码”。张贴各处,烧香膜拜,以求神灵保佑,使来年五谷丰登、招财进宝、吉祥如意、阖家平安。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这种“神码”大都以木质或石质刻版,由农家土制。制作工艺非常原始,版刻好以后,全家老少齐上阵,印得印,晾得晾,干后就直接拿到集市上席地而卖了。这些“神码”颜色以红绿黄蓝为主,偶尔也有黑色出现。图案多种多样。如玉皇大帝就有一人独坐、和王母娘娘同坐、和诸神同坐几种形象。灶王爷有时是一人独坐,也有和灶王奶奶同坐的。门神多是钟馗形象。也有秦叔宝和慰迟敬德二人形象的。财神则是只见过赵公明一人,未见过其他形象。这些“神码”印制虽然粗糙,但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充满乡土气息。笔者幼年时常以儿童的眼光注视着纸码上神灵的形象,心中充满了敬畏。但我怎么也体会不到神圣天宫的豪华,在我看来,那里的环境到像是石质结构,于是常常询问大人,那些神仙是不是住在山洞中,于是又常常受到呵斥。
还有一种与“神码”关系比较密切的物品就是“神灯”了。因为它们大都点亮在“神码”之前。“神码”以它们而显得尊贵,它们则以“神码”而得以现身。“神灯”是一个陶制的平底小碗,中间凸起悬空一个穿灯捻的园孔。它有两种,一是如前所说平底一层,灯火较低,只供在门神,土地等品位较低的神像前。另一种是在前一种基础上加一个底座,于是灯火就显得高了。这种常常供在天帝桌上(玉皇大帝),南海观音等“神码”前,并且有时多个并列。每到春节把往年收好的“神灯”找出来,清理干净,穿上用棉花捻成的灯捻,浇上一些棉花籽油,就可以点了。旧时农村落后,一到晚间,四面漆黑,没有月亮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故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年,年节期间这些小灯点起来,孩子们从燃烧的花籽油中闻到了年的气味,感受到了光明的欢乐。虽然这些灯亮不了多一会儿(油耗干了自然就灭了),但孩子们此时都已睡着了,留在他们心中的仍然是一片光明。
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敬神是很虔诚的。每年喝过“腊八粥”之后,就开始准备“年下”的物品了,但真正接触“纸码”还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据传“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驻各家负责保护和监察的神,属于常驻大使。而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述职汇报的日子,各家预备了丰盛的供品,最有特点的是糖瓜,据说这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牙,不让他到天上说坏话。另外有的还加上骑乘的“纸马”与草料和灶君“神码”一同焚烧,送之上路。到了年三十,各家开始将请来的“神码”四处张贴。玉皇大帝地位最高,供奉于全院中的“天地桌”前。南海观音救苦救难,供奉于内室,这时,又“请来”一个新的的灶王爷“神码”帖在灶前,意为灶君述职之后返回原任。其余土地、仓神、门神、财神都各各归位,各享祭祀。敬神仪式最隆重的要数“初一”起五更,各位神灵面前灯火通明,各种供品琳琅满目,家人焚香叩首,顶礼膜拜,此时鞭炮齐鸣,烟花映红了夜空。在整个年节期间,各位神灵都享受供奉,但隆重程度皆不如此了。过年期间再一次较大规模的敬神仪式在正月十五日,据说这是火神节,各地的火神庙热闹非凡,夜间再次燃放烟花爆竹。到第二天,正月十六日,最后一次供奉之后,将远道请来的诸神的“神码”连同烧纸一同焚烧,意为节日过完了,送诸神返回天庭。俗称“送神”。而本地诸神仍留本位,各司其责。神码虽在,但除非特殊节日,一般也不再供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像过去那样虔诚敬神的少了,程序也日见简化。但“纸码”的种类似乎更多了,甚至连汽车、摩托和家用电器上也有张贴,但就是张贴者本人也说不出是什么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