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苏州东山历史之谜 不同说法致争论不休

苏州东山历史之谜 不同说法致争论不休

2010-9-13 17:38:41   网友评论来源:http://baike.baidu.com/  
   复制链接 |   

  柳毅井之争

  东山有柳毅井,距太湖不足200米,井圈为浮康石琢成,古趣盎然。“柳毅井”三字于明正德九年(1514)由王鳌所书。湖南庭湖也有柳毅井,那里的柳毅井宣传搞得比我们这里有声势。于是柳毅井之争由来已久。宋朝出版的《吴郡志》(由范成大主编),不仅记载了东山柳毅井,还对湖南洞庭湖君山上的柳毅作了评估,认为东山柳毅井才是唐代李朝威创作的《龙女传》历史神话故事情节中的地方。理由是龙女托柳毅传书于其龙王时,解下身上佩戴的腰牌交于柳毅,并告诉柳毅到楚地洞庭湖难免湖有株大橘树,用腰牌往橘树身上敲三下,湖里便会有人来接你去龙宫的。柳毅也确实找到橘树,并下得龙宫。范成大在《吴郡志》中点评说:其时湖南尚无橘树,那有橘树可找呢?下文他就不说了。柳毅井之争实质一上是对故事情节、时代背景之争。东山人还把白马庙、石壁也纳入到柳毅传书的故事情节中去。

  据《苏州市志》介绍,柳毅是苏州人,至今还保留着如柳毅桥、柳毅庙等有关古迹,东山渡水桥摆渡口那里旧有水平王庙,庙内供奉的就是柳毅神像,又因柳毅后来成了洞庭君龙王的女婿,受人间香火保一方平安也在情理之中。再说,太湖古称震泽,又有具区、笠泽、洞庭湖、五湖之称,地方志《吴地记》中,还特别注明,洞庭湖之说引自《扬州记》,这说明洞庭湖之说早于唐朝。扬州曾是夏禹定九州之中的一州,古时江浙一带都属扬州辖区,与当时的湖南,同属楚地。有洞庭山的湖不叫洞庭湖,而没有洞庭山的湖却偏偏称洞庭湖,历史上的事,也真叫人捉摸不定。“柳毅传书”是一则美丽传奇的神话感情故事,它本来就是富有色彩斑斓的情景和幻迷。大可不必去作什么哪个真,哪个假,还是让两处胜地佳话长期并存争相媲美去吧!

  金庵罗汉雷潮塑

  紫金庵彩塑罗汉造型逼真,容貌各异,现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庵《净因堂碑记》写道“罗汉像怪伟离陆,塑出名手,余游于苏杭名山诸大刹,见应真像特高以大,未有精神超忽,呼之欲活如金庵”,《太湖备考》说:“紫金庵,又称金庵寺,在东山西坞,相传唐时胡僧建,贞元间废。内有十八罗汉像,极工,系雷潮装塑。”雷潮何许人也?数百年来,对雷潮此人只有传说,而无可考史记佐证。为了此事,我曾拜访过原吴县工艺美术厂工艺师陈远义老师,他特地陪我去紫金庵,从罗汉神态、衣饰彩色、比例和造型个性等逐个逐个实地点评与我听,他还指出,说罗汉像由雷潮塑,不要把夫人写进去,这是佛教界犯忌的。他还说雷潮是民间艺人,民间艺人中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也制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可是旧时等级森严,都没有名字留传,这很普遍,应该说这是历史的遗憾。陈远义还特地跟我讲或许有朝一日发生什么事情,在这座大殿中的那个塑像身上或肚内,可能会发现当时作者为自己的创作留着点什么,这在一般庙宇中不会有,紫金庵可能会有。可是真正发生了什么,到时紧急抢救生命也来不及,恐怕也不会顾及它了。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与金庵寺文保所长毛复新同志一起去杭州,想查查雷潮身世,也无结果,但是共同点都一样,民间艺人,就是工匠,由于身份低下而不能留名。杭州净寺的当家师傅对我们说,你们想想全国有多少座大庙,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塑像,包括兵马俑,都不介绍是谁塑的。既然说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也就罢休了。

  古紫藤绑牛皋

  说起东山古紫藤,东山人都感到很骄傲,因为它是千年古镇的见证。附近居民长者都知道古紫藤绑牛皋之事。牛皋是宋朝大元帅岳飞手下的大将,又是把兄弟。传说当时东山有位起义首领叫杨虎,在太湖里举旗造反,以洞庭东西两山为据点,自立为王,封花普芳为主将,大营扎在东山,粮仓陈放在西山。岳飞奉命来太湖剿匪,牛皋为先锋。人所共知,牛皋是旱鸭子,不懂水师,有日他乘皓月当空之时,放船到太湖巡逻,恰与杨虎部下战船相撞,牛皋跌人湖中,被抓获。船到渡水桥上岸,殿泾港殿前是必经之路,杨虎兵丁押着牛皋走得很吃力,途经东街头粗壮的紫藤树,想停下来歇一歇,可是又怕牛皋逃走,于是就把她绑在藤树的主干上,引得不少民众前来观看。此事被岳飞知道后,设法营救,最后在岳元帅的仁义感召下,杨虎归降,充入到抗金队伍中去。但据《说岳全传》一书所说,杨虎总部设在白沙关帝庙,并非法海寺,牛皋也关在关帝庙,紫藤绑牛皋全是传说。从《说岳全传》中的情节介绍,关帝庙要比法海寺作为总部要妥当得多,法海寺在深山老林,关帝庙背山面湖,攻守都利,牛皋就根本没有到前山来过。

  再从正史介绍来看,岳飞去湖南剿匪,首领是杨么。《宋史》中说到太湖也没有杨虎造反之事。如果真有杨虎太湖造反之事,就不可能有南宋康王南渡太湖之实,也就不会有一大批名门望族到东山定居。凡来定居者所以选择东西山,看中的第一条就是环境安全。东山所有的地方志和史籍也都未提及过杨虎造反,可能纯属民间故事之类的传说,包括像席文彦(贤)三刺乾隆之说,也纯属民间故事,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追根究底了。

  龙头山上有只乾隆床

  东山龙头山古庙“文革”前还保存着一张木板大床。很多人都会走近过去看看摸摸,据说这是乾隆皇帝留宿过的木床。真的吗?看庙师傅讲,“一直都是这样说的,没错”。老东山返乡到龙头山走走,也是这样说的,反正大家都认可,这张木板床是乾隆皇帝睡过的。

  那么,清朝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到底有没有到过东山呢?据现有资料查证,乾隆帝没有到过东山。到过东山的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满清皇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他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农历四月初到东山的。这有史可查。清野史《清稗类钞》一书中介绍康熙六次下江南,是第三次南巡到的东山。对这一次,尤其是到东山,记录得比其他五次都详细。在同

  一本《清稗类钞》中也谈到乾隆六次下江南的,其中谈到乾隆坐龙船由胥口出发,朝东山方向驶去,但途中甘凤池将军发现有刺客,龙舟即回头返苏。文中还专门作了说明,刺客是从湖南而来,一直在跟踪乾隆的行迹,可能是发现异状而警觉,才返船回苏吧。这也足以说明乾隆是没有来。

  对龙头山的那张乾隆床,唯一可解释的,那只能是准备为他来东山后使用的,所以供在那里让人参观。尽管《太湖备考》中康熙巡幸东山占了很大的篇幅,毕竟看到《太湖备考》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知乾隆皇帝来过,而不知道康熙皇帝到过东山的真实故事。

  传说龙头山还有一块“虫二”匾额,是乾隆应龙头山当家师要求所写。说的是当年乾隆在龙头山游览,当家和尚热情接待,提出要请乾隆帝为龙头山留下墨宝,乾隆很有文才又写得一手好字,也很乐意题字,就随手写了“虫二”两字,当家师当场拍手连连称发,在傍众僧看了莫名其妙,但又只得附和鼓掌,事后众僧请问师傅“虫二”两字是什么意思,老和尚哈哈大笑,这是皇帝在考我们,是故意这样写的,“虫二”两字十分含蓄,皇帝实际上是要写“风月”两字的,而他特地把字的外框去掉,只写“虫二”,是故意让人们去端慕、猜测。又有小僧提问,那么这“风月”两字变成“虫二”两字又有什么意景呢?师傅说,这就是说我们。这里湖光山色特好,尤其是明月当空,万里无云时,用“风月无边”四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可的了。

  海眼泉涌终年不断

  东山海眼泉,在《太湖备考》有关“泉”的栏目中排在首位。《太湖备考》对“泉”专门写了这样一段评语:“泉之有无,无关轻重。然山之灵者泉必甘,乐饥者君亦有取焉。”是说一个地方有没有泉无关轻重,重要的是看它的水质,好水质的泉,则称灵泉。有怎么好怎么多的灵泉,对地方是一种造化,是福地的象征。然而对富有人家来讲,日见惯常,_也是无关轻重,不觉得有何特别。而对又饿又渴者来讲,却如同救星,至少能帮助他们维持几天生命。

  东山“海眼泉在后山丰析山顶巨石上。二穴涓涓如人目,不盈不涸,其深不测”。明大学士王黎为该泉题“海眼泉”(《太湖备考》209页)。说来也真奇怪,山顶巨石上的两个六七厘米大小的洞穴,如同一对眼睛终年不息,涓涓不断地向外涌出水来。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此泉还有涌泉,到六七十年代才没有水往上涌了。是不是因开荒造田排灌道的影响呢?不得而知。

  对于大自然造化之奇迹,除高山顶上能涌泉之外,东山还有数处说不清其所以然的奇迹,如三山岛的叠石、板壁峰,前山的响水涧,白浮门的铜鼓山,陆巷仙人石,吴山石浪,长析山览胜石等等。

  王鏊墓有七处之多

  旧时东山传说王黎被奸人所杀害,运回的尸体却没有头,就做了一个金头补上,唯恐盗墓,又故意做了七个规模式样相同的坟地散布在吴县各地王鏊曾住过的有个地方,摆上迷魂阵。可是真墓只有一个,便是现在的文保单位王鏊墓。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收集采访资料中,就听到有关王鏊墓地和金头的传说,现在就不会有人再说这些无根无配的事了。

  王鳌(1449-1524),字济之,号守溪,时人尊称他为震泽先生。明成化十年(1474)高中探花,赴京做官,在京城30年,历经了宪宗、孝宗、武宗三朝皇帝,廉洁奉公,是位清官、穷官。正德四年(1509)由本人三次上疏皇帝请求才告老返乡,时年正60周岁。他回来后处处关心地方,关心百姓生活,明正德十五年(1520)游翠峰寺,发现巨松被砍,惊问寺僧,才知伐木充摇,王鏊听后浩叹:“千年古物,且不逃乎,苛政之害如是哉!”,并作《悯松歌》一首。王鏊退休后第二年有一富户上门求见,欲以女配其为媳,并表示愿送2000亩田作陪嫁,遭王鏊严辞拒之。王鏊家有一佃户因拖欠了王家三年田租,愿以两年受雇以抵,王鏊询明实情后说:三年租金就不要交了,现在的佃租以后你也不要再拖欠了,好吗?佃户听了很感动,表示一定一定,随即离去。嘉靖二年(1523)秋,因灾米价腾涨,影响民食,王鏊先后向二千六百余人发粮贩济。正因为如此,要给王鏊装个金头是万万不可能的。

  演武墩与铜鼓山

  杨湾镇后山坡上,有个演武墩,俗称阿五墩。说是吴越春秋时期,吴国派兵驻守东山,在此操练,演武墩下方是驻兵库房,屯银屯粮于地下,所以又传这里藏有九缸十三瓷的珠宝。后来为了扩充水军,移师白浮门,铜鼓山又成了操练水军的点兵台。由于日夜操练击鼓,原本是一座小小的沿湖土山,下面被鼓声振动得有了空隙,水兵们在岸上列队做动作,脚底下会发出类似铜鼓声的声音,于是此座土山就叫铜鼓山了。传说总归是传说,即使有九缸十三瓷,也未必是珠宝,储藏粮食和副食品,那是有可能的。东山后山一带是吴国前沿阵地,皇家竟敢把珠宝放在那里,真是天大的笑话了。1975-198年间我曾在杨湾片工作过,铜鼓山上我也去过多次,还专门上山用脚去蹬蹬,并没有觉得有类似敲鼓的声音,然而铜鼓山之说至今还在流传。

  但是,不论怎么说,演武墩与铜鼓山都是吴越春秋的古迹,应该保护。目前可以失竖块春秋遗址标志牌,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分页导航】
   [编辑:刘佳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苏州  东山  历史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