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民风民俗 > 满族人为什么爱护乌鸦:满族的保护者

满族人为什么爱护乌鸦:满族的保护者

2010-9-8 18:02:55   网友评论来源:满族文化网  
   复制链接 |   

沈阳故宫上乌鸦飞过

  满族人自古是狩猎民族,长期在长白山一代的深山密林中生活,在满族人几千年的生活演化中,满族人对乌鸦的认识是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

  许多人讨厌乌鸦,乌鸦自古以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都是一个不吉利的象征,尤其是形容一个人死得很惨的时候,往往会说其暴尸荒野被乌鸦吃得尸骨无存,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但满族人却例外,他们非但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这个杆子就是为了喂乌鸦、喜鹊而立的,在这个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民国遗书《东北名胜古迹遗闻》所载:在清代,每年的二月、八月,盛京将军衙门要派人,在沈阳八门城墙上,吹海螺螺号,通知八旗旗丁领取钱粮,俗称“吹城”。而盛京内务府要派人,在沈阳故宫西院轿马场,撒放粮谷,当时称作“鸦粮”。那个时候,数以千计的乌鸦从四处飞来,饱食后翩然飞走。直到清朝的光绪、宣统及至民国时期,才逐渐废止了撒放“鸦粮”的活动,但此后乌鸦每到季节,仍然来到皇宫找食物。

  清朝遗老金梁曾撰《瓜圃述异》,其中记载了沈阳故宫内曾养有一群乌鸦,成百上千,早晨出宫寻食,晚上返巢凤凰楼楼顶。这些乌鸦居住在宫内很久,直到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些乌鸦在此后的某一天飞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那么乌鸦为什么能够得到满族人的敬重呢?这要先从沈阳故宫清宁宫前庭院里的索伦神杆说起。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