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楼在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京市中轴线上。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北京鼓楼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但是在鼓楼停止敲鼓鸣钟之后,北京还曾过放炮报时。
晨钟暮鼓之后 莫名其妙放炮
明清时期,钟鼓楼每天两次鸣钟,寅时的称为“亮更”,戌时的称为“定更”。戌时开始在每个更次击鼓,直到次日寅时。这被称作“晨钟暮鼓”。
明清两朝报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民们发宵禁信号。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以及城区的一千多个栅栏都按钟鼓之声启闭。治安部队也按钟、鼓信号盘查夜行之人,对犯禁者进行“访缉查验。”钟、鼓报时在客观上对市民生活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1924年以后,北京的钟鼓报时声不再响起了,取而代之的报时方式是午时鸣炮。居民们称之为“放午炮”。放午炮的目的,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只要不是阴天,立竿见影,就能准确测出正午12时来,本不需官方鸣炮报时,北洋政府在京城之中午时鸣炮,除了报时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说词,现在还不明白。
放午炮的地点是在宣武门城楼上,使用的炮是两尊退役的德国克瞄伯野炮。据载,首次鸣炮就震塌了附近的两间民房,于是只好把这两尊野炮分开鸣放,其中一门被安置到北城安定门城墙上。每到正午,两个城楼之间靠电话联系,约定好同时放炮。但是,因为条件有限,南城、北城不能同时鸣炮,有时候,老百姓能在一天里听到两声午炮。
午时鸣炮的制度一直延续到30年代,由于鸣炮的费用太大,最后停止了这项报时活动,将鸣炮的费用制作了许多立式大钟,设在主要交通路口。鼓楼前路西的人行便道上,就设立了一座,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座大立钟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