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之地,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西汉初建般阳县,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淄川县, 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元设般阳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设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淄川县属济南道。民国17年(1928年)撤道,民国20年(1931年)县辖十路改为九区。1948年3月,淄川县全境解放,辖11个区。1955年4月,淄川县制撤销,原县境内建立杨寨、洪山、昆仑3 个区。1956年2月,撤销昆仑、杨寨两区,设淄川区。1958年4月,洪山区撤销,归淄川区。
蒲松龄故居
坐落在淄川区蒲家庄东西大街北巷,拥有正房和东西两厢房,正房三间为蒲松龄诞生处,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及生前用过的桌、椅、床、几、砚台、手炉、石景;悬挂着郭沫若、路大荒等人题写的楹联和匾额。1956年扩建了南院,与故居衔为两进院落,增建南大门,请郭沫若题写门匾“蒲松龄故居”。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辟为纪念馆,又扩建了西院和北院,增设了陈列室、办公室、接待室、展室,现有工作人员38人,故居已成为蒲学研究阵地和驰名中外的旅游点。
《蒲松龄志》出版发行《蒲松龄志》是淄川历史上第一部人物专志,由山东大学教授袁世硕主编,淄川区人民政府承编,部分蒲学专家分工撰稿,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书名。全书26万字,收录珍贵历史照片100余幅,全面记载了蒲松龄的生平、家世、代表作、版本、影响等。编纂历时4年,几易其稿。4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印数10000册。在第二届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上举行了发行仪式,社会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