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城乡一带至今还流行着打春锣的习俗。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为体察民情,私下带了几个侍从,打扮成生意人,来到了湖南长沙。快到年三十了,却见满街冷冷清清,大小店家关门闭户,百姓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片凄凉景象。乾隆皇帝又饥又渴,走遍通街,也没有买到饭。转了半天,寻进一条小巷,只见一个小茶馆半开着门,看样子也好久没做生意。乾隆挤身进去,见屋内只有一位老倌人,便向老人买饭吃。老倌子见是外乡生意人,便把自己吃的红薯丝饭端给乾隆。乾隆一边吃,一边问了些长沙的情况。
打春锣表演
乾隆皇帝亲眼看到老倌人家里很清贫,临走时,便在身上撕下一条长红带,题了几个字。并告诉老人,正月初二日披着红带,到各衙门里去讨些钱粮。
初二那天,茶馆老人真的身披过膝长红带,到各衙门乞讨去了。衙门里见老倌子身上披的红带,有当今皇上的题字,便拿出钱粮送给老人。这一下,老倌人家里便发了财。
初四日,老倌子家里来了一位亲戚,见老人突然发了财,便问原由。老倌人也不相瞒,高高兴兴地把原由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亲戚听了,借了红带,也去衙门里讨,果然也讨了许多钱粮。于是,左邻右舍都来借红带,还有的仿造红带。衙门里见来的人多了,而且有真有假,于是便开始躲避。而行乞的人,为了让衙门里面的人听到乞讨之声,便配上小锣,唱曲子,这便是打春锣了。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年就传到了宜春。不过,现在宜春人打春锣,很少披红带,而是手拿送春图,每到一户递上一张,以便换来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