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华阴老腔:传递着农民内心的苍凉世界

华阴老腔:传递着农民内心的苍凉世界

2010-8-6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人民日报  
   复制链接 |   

  决裂与拯救 还原农民本色生活

  那是一个不经意的发现。2000年的一天,正在看皮影戏的党安华,悄悄掀起白幕“亮子”想看看后面的情景。他顿时被老腔艺人所迸发的激情惊得目瞪口呆。“后面的东西真是太精彩了!单是靠看皮影戏的时候听他们的演奏,感受不到那种激情和冲击。”学导演出身的党安华意识到,与其把皮影戏呈现给观众,不如把人性的东西呈现给观众。

  自唐代始,老腔的说唱形式一直与皮影戏融合在一起。它们构成了互为载体的封闭式演出。老腔艺人们处在被包得严严实实的环境中。对于他们,观众“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但由于遭受现代社会光电传媒的冲击,皮影戏这种传统的民间娱乐形式正在被百姓疏远。

  艺人们外出表演时,面对的常常是同样上了年纪的观众。与其说那些观众是在看皮影戏,不如说他们在打发无聊的时间。无论艺人在幕后怎样卖力说唱,年迈的观众已经很难被他们感染。党安华清楚地记得,一次他在看演出的时候,台上5个人,台下3个人。“其中一个人是监督的。他付了钱,得让老腔艺人唱至足够的时间。另两个人在围着火炉聊天。”

  党安华决定尝试一下。他把华阴县境内的3个老腔皮影班社的骨干力量集中到一起,动员他们走出白幕亮子,直接面向观众表演。老腔艺人习惯了幕后的说唱,如今却要走向前台面对观众,该如何表演?

  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本色演出。党安华对他们并未提出更多要求,只是让他们把台词的内容弄清楚,把最真实的感受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把生活搬到舞台上,我觉得是最精彩的。直接把生活还原在舞台上,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什么艺术。我对他们说,当你想发泄的时候,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是最美的。敞开怀把北方人的那种豪放豁达体现出来。”至今,党安华还会为当时的尝试庆幸。2001年,老腔的传承人张喜民、王振中、张新民等12位老腔艺人组建了老腔班社。自此,他们正式走上前台。

  这种尝试挽救了老腔艺术。曾经,老腔皮影戏艺人们更多地是在村民有婚丧嫁娶之时演出。经过变革后的老腔,开始引发外界关注。老腔艺人面对的,不再只是和他们一样勤劳淳朴的黄土高原上的百姓,还有都市中举止优雅的所谓文艺精英们。

  艺人们曾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也曾到上海音乐厅与西班牙艺人同台竞技。他们还曾到香港、台湾等地演出。他们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黄土高原上的中国,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和老腔艺人一起走过10年风雨的党安华认为,老腔之所以打动人,因为它是原生态的东西,把农民的憨厚朴实、艰辛豁达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尽管和皮影戏剥离开来,但它的风格一直没有被破坏,揭示人性的东西没有改变,“它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不矫揉造作。”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华阴老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