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源自女巫师的曼波 拉丁美洲的舞蹈神话

源自女巫师的曼波 拉丁美洲的舞蹈神话

2010-7-30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凤凰网  
   复制链接 |   

舞蹈动作在与音乐节拍契合与呼应基础上衍生的自由变化才是曼波舞的灵魂

  曼波,不只是传说

  当伦巴的热情已被耗尽时,曼波来了。古巴之后,曼波舞亦随着中南美洲的艺人们向北迁徙。只是,曼波最早是“被”定居在黑人贫民住宅区里或者非裔黑人舞蹈爱好者的聚集地中,作为当地贫困的黑人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节目。一直到40年代晚期,曼波才得以风光地进入上层舞场。

  1947年尤其值得记忆,因为它迎来了为之兴奋的一刻。随着偏爵士化风格的动作引入,绅士派舞蹈表现力的加强,与那些一板一眼的舞蹈风格呈现出巨大的区别,诙谐幽默的曼波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北美的演出获得了出于意料的空前成功,曼波舞者们征服了观众, 同时拿到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从此,曼波开始堂而皇之地走进当地诸如China Doll、Hawana Mardrid和Birdland等显赫的名角舞场,曼波也成了一个可以在公众场合、舞厅、饭店和夜总会可以公开跳的舞蹈。

  久而久之,古巴人、非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演绎出了不同流派的曼波,随着文化的不断融合,曼波亦体系开始壮大。比如:纽约曼波舞成为了奠定纽约风格萨尔萨舞的重要基础,Salsa又随之衍生出洛杉矶风格、加州风格等不同形式的舞风,但是决不能忘记的是:萨尔萨舞始终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它由曼波而来,首步是ON “2”而非 ON“1”的, 正因为如此,萨尔萨舞的舞蹈风格在美国一直被称为“Eddide Torries Mambo Style”。

  “古巴是一个等待的岛,而曼波不是!” 曼波舞者更喜爱动作的创新,与标准舞的舞者截然不同,他们从来不吝从其他的舞蹈种类中吸取舞蹈元素和表现形式,所以说曼波永远不会没有新舞步可跳。信手拈来的恰恰就是个好例子。一个偶然,曼波舞者们在舞蹈过程中戏剧性地增加了一个跳跃步伐,与之配套的音乐也在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符后添加了一个切分音,使之成为了2慢3快的ON “2”三联音形式,于是,这一小小的改动成就了舞蹈史上的一大步,它创造了之后风靡世界若干年的一个新舞种—恰恰(Cha Cha)!恰恰最初被称做“恰恰恰”,其实就是这一节奏的形象体现。只是,曼波基本上是一个单一的节奏和速度,而恰恰是慢三节奏。所以,也有人说,曼波舞最大的贡献之一是衍生分化出了恰恰,并且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古巴  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