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奇葩——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
皮影戏起源很早,按陇东的民间传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生下来的时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离开窗子,他又啼哭起来。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状,不断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戏也由此出现了。北宋时,影戏演出已较为普遍。《都城纪胜》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庆阳,当时艺人以演皮影戏犒劳将士。清末甘肃大将董福祥曾把环县皮影戏班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
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它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类。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从工艺上讲,陇东皮影造型外轮廊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尤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即侧面表示法:一个眉、一只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个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陇东皮影音乐深受陕西西路皮影弦板腔、碗碗腔的影响,有的班子就用以上音乐演出也有用秦腔演出的,但大多数班子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
陇东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要求以小口齿青槽期的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陇东皮影雕刻艺人世代相传,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有走刀、推皮、打眼、“扣碗碗”等。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
早期陇东皮影只有20厘米左右高,纹样和色彩简单概括,往后发展,皮影高一尺左右,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5:1),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身上的若干关节,根据动作需要,用三、五根毛竹操纵,通过灯光投影,影人在影幕上便表演出各种动作。清末,陇东皮影出现了带有复杂图案构成的大片布景,如“花果山”、“金銮殿”,称之为“大片”,尺寸为220-50厘米,中片亦有100厘米。
泾川西王母民俗布艺展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西华圣母以其独特、睿智、神秘、充满传奇的历史享誉海内外,引起历代帝王、名人雅士竞相探访、拜谒。承王母之灵气,赖历史之馈赠,西王母故里民间艺术璀璨夺目,自成一格。极具特色的布制工艺便是其独到的艺术形式之一。
布制工艺是用布料、棉线等材料加工制作而成。最初起源于女子飞针走线,制作女红。由于其用料简洁,随处可寻;工艺可简可繁;内容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随物而定;因此,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随着世代习传,制作工艺也逾加精细、讲究。
99泾川西王母民俗布艺展收集、整理、创作的千余件布制工艺品,形式各异,独具特色。花鸟虫鱼,色彩绚丽、形态可人;“五毒”造型,构思奇巧、制作精细;人物造型,设计新颖、动态传神;神话传说,或绣或刻或贴,精工细做,惟妙惟肖。每件展品都透射出一种民俗文化、地域特色与历史沉淀。
展品包括8个系列。即枕头系列,童鞋系列、裹肚系列、鞋垫系列、荷包系列、布贴系列、其它系列。制作形式主要有刺绣、布贴、布刻、拼图等。
展品大多是民间的日常用品和观赏品,实用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其民俗气息浓郁、清淳,文化积淀深沉、丰厚。
观布艺展陶冶性情,回归历史,领略工艺,感知文化,您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西王母文化的地域特色。
庄浪竹编
竹编,是用山里毛竹或箭竹编造生产生活用具的工艺。主要产品有竹席、背斗、筛子、笸箩、竹笼、书笼、花桶、花篮、蚂蚱笼等实用品和小工艺品。竹编在西北因原料缺乏较少见。但庄浪靠近关山的永宁、郑河、韩店、南坪、盘安等乡镇民间艺人以竹编为业,常年生产。产品除省内销售外,主要远销陕西、宁夏、内蒙、新疆等地,年产值近百万元。
这些展品是南坪乡上靳村72岁老艺人靳登旺所编,他的竹编在当地很有名气,2004年市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