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年夜吃素馅饺子
从今人的眼光看,传统北京的年夜饭不科学,肉比较多,且以肥肉为主,这样的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胆囊炎等,有害健康。但老北京人晚上吃的却是素馅饺子,因为要敬神,而且制作复杂,比如要把胡萝卜切丁,用香油煸炒。北京年夜饭不一定要有鱼,所以对吃鱼没有特别的规矩,大户人家有吃鲤鱼要吃全身的说法,并不普及。在庙会上,卤煮火烧一般大户人不吃,因为不是“正经肉”,但豆汁却是宫廷与民间都吃的。宫廷喝豆汁是为了餐前解腻,这和穷人当饭吃不一样,两者做法也不太一样。
穿 旧棉袄洗染成新
过年要添给孩子新衣裳,但过去大多数北京人生活不富裕,因此往往是把旧棉袄拆了,洗一遍,染色,重新缝起来,这就算是新衣服了。冬天很冷,洗完的衣服一旦结冰,就不好干,所以多用“烘笼”,烘笼为铁制,把洗完的衣服挂上去,用家中取暖的炉子烤干,往往需要一天。此外,一般家庭会买靛青,和衣服一起煮,30分钟后,再用热的淘米水泡一下,这样衣服就重新被染了一遍蓝色,使旧布看上去和新布一样,但这样染出来的布比较容易掉色,不经洗。
住 破五之后修老房
老北京都住平房,取暖条件不太好,此外,下雪后屋顶的瓦会被压坏,而大部分房子都有漏水的情况,必须赶在春季前检修,否则一旦下雨,房屋就有塌的危险。北京春节期间是不可以修房子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后才能动工。特别是房屋比较简单的崇文等地区,一到破五各家都在修房子,渐形成了“破五修房子”的习俗。
玩 舞狮不舞龙
过去北京不允许舞龙,因为龙代表皇权,只能宫廷中太监舞给皇帝玩,事先必须有特赦才可进行。宫中舞的是“火龙”,龙体透明,内置点燃的油灯,在黄昏或夜晚时进行,蔚为壮观。舞狮在北京比较普遍,但北京舞狮不像南狮,没有过多的杂技技巧,主要讲究威武庄严。初期很简单,是一块布,狮头用泥巴或纸浆做成,非常丑陋,几乎全是秃的。而南狮相对精细,但造型更像猫,没有狮子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