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早在4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据考古发现,下汤新石器遗址与本省河姆渡、良渚文化的遗址相比,毫不逊色,相继显露了中华早期文明曙光。仙居建县于公元347年,公元1007年即北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赵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下诏命名为仙居。
仙居山川叠翠,风光旖旎,以其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文化史迹遍布全境。 有虚幻莫测的韦羌山蝌蚪文、居全国之冠的崖刻大“佛”字、全国道家第十洞、宋代古塔、明代石灯柱、皤滩古街和近年新发现的后山根恐龙化石等,许多名胜古迹错落其间。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现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26处,现已收藏文物器件2000多件。
仙居历代文化名人辈出。晚唐有著名诗人项斯;宋代食用菌专家陈仁玉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菌谱》;元代大画家奎章阁监书博士柯九思善诗文、工书画,时人称为“三绝”;现代出了玻璃雕花大师吴子熊、书法家徐子久等。
针刺无骨花灯
仙居长期的民间文化活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卷地龙、长板龙、跳跳马、叠罗汉,以及各类民歌小调久传不衰。近年挖掘、整修、创新的有:长板龙灯、“退弹虾”、长旗灯、水口山卷地龙、五狮挪球,参加台州市民间艺术大赛获金奖、银奖殊荣;仙居无骨针刺花灯,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博览会获金奖,并被专家们称为“中华瑰宝”、“中华第一灯”。经过文化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几年努力,仙居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取得了卓著成果:2000年6月文化部授牌仙居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针刺无骨花灯)”。
仙居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尤其是近五年文艺作品在全国、省、市展演发表获奖作品共计251件次,其中省级106件次,国家级27件次;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筹办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128次;随着“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更是此伏彼起,好戏连台;老年文化异军突起;广场文化活跃,2001年3月,城关东门广场被台州市评为首个优秀先进文化广场,并获“浙江省广场艺术节优秀广场文化活动”银奖;永安溪文化长廊建设初见成效,皤滩乡、横溪镇、白塔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相继创建成功;仙居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仙居越剧团曾连续两年荣获省先进单位;文体市场管理工作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文体市场稽查队被评为省规范执法合格稽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