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之八大未解之谜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之八大未解之谜

2010-5-25 14:58:06   网友评论来源:丹霞山官方网站  
   复制链接 |   

     《徧行堂集》之谜

   《徧行堂集》一书,曾使丹霞山蒙受过一次最大的屠戮惨案。

  《徧行堂集》的作者,丹霞山别传寺的开山祖师澹归和尚,俗名金堡,浙江仁和县人,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进士,官山东临清知州,夙有政声。明末清初,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政权,金堡以梗直诤言、力抨朝政、不畏权奸而授官兵科给事中。南明亡后,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发为僧,后辗转至广州海云寺充当碗头僧(专门清洗碗具),改法名为今释澹归。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澹归被丹霞山主李充茂延请北来建寺,经数年慘淡经营,别传寺悉具规模,成为粤北一大丛林。

  丹霞山、别传寺一众僧俗,都是原明朝赣州巡抚李永茂的旧部官兵、亲信及南明遗老遗少,反清复明之志未泯,东山再起之心常系。澹归身为亡明遗臣,“哭尽冬青徒有泪”,“故陵麦饭谁浇奠”的隐痛就常反映在他的诗文当中。他的遗著《徧行堂集》就是他平生鉴古察今、修身立志的力作。《徧行堂集》分前集、后集,前集因澹归曾协助知府马元纂修过《韶州府志》,而由其后任知府高纲作序,纂刻行世;后集在澹归逝世后,由弟子古止、传涌编纂印行。

  《徧行堂集》前后集比较而言,后集是佛儒交融之作,以“菩萨心、孔孟言理言学,写情写性。”故文风清丽而蕴蓄潜藏;前集则是在明清交替时期撰写,故国旧园犹在眼前,亡朝之痛萦绕心间,作为南明遗臣的澹归,自然忧愤交加,不能自已。反映在前集中的文风,也就诤激之词披露,语气棱角峥嵘,亡国之痛溢于言表,怀旧复明之心欲盖弥彰。因此,在澹归离世96年之后,清朝文字狱盛行之时,《徧行堂集》被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在游丹霞山时发现,并以“语多悖逆,图谋不轨”的罪名举报朝廷。乾隆四十年(公元1776年),别传寺因《徧行堂集》一案惨遭清廷血洗,杀僧众五百余口!丹霞山骨塔、碑志全悉铲平;澹归的遗著、墨刻、笔迹全都销毁,不留一字,私藏者治罪;澹归在地方的诗文、序言、书籍一并销毁,参与《徧行堂集》纂刊及作序的人均予惩治;将丹霞山澹归徒众一律逐出,改作十方诚实戒僧常住。可怜佛门静地,就为这《徧行堂集》被杀得阴霾凄惨,虫蛊噤声,至今山麓锦石岩石坊附近,尚有地名叫“埋人坑”,就是当年众僧丛葬之处。

  经这上述一番屠杀清洗,《徧行堂集》前集应是搜焚殆尽了。但是,此书既为南韶连道李璜举报清廷,在当时清廷刑部、京城文史馆或可找到孤本,民间也许还有孑存。但是多年以来,无论官方、佛家、民间都没有该书的消息。《徧行堂集》作为澹归和尚的力作,作为丹霞山蒙尘受难的导火线,作为清代文字狱一大历史沉冤的原始档案,至今无法解开,丢给后人一个千古之謎。

【分页导航】
   [编辑:刘芳]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