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如前所述,“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是嵊泗渔名对端午节独特的理解,因而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节俗。
“样生孟时,稻草人管秧地。”意即仲夏五月,夏季乌贼汛到了 ,男人出海拖乌贼,女人到沙滩补网晒鳖,老人孩子也帮助送饭、翻鳖,刚刚播下的六谷(玉米)尚未出苗无人照看,怕被乌鸦贪嘴叼去了土中的种子,只得扎几个稻草人,给它穿上长袖衣衫,遇风自转,从而驱赶乌鸦,保护秧地六谷不受损害。由此可见,五月是渔村传统的渔事劳动最为繁重的月份之一,且还要延长到下月。可就在着最忙、最苦的夏季乌贼汛开端之日,却有如此一个重大的节日。
这端午节和乌贼汛,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却使渔民在春汛结束,夏汛开始,二汛转换之际过个端午节,让节日娱乐饮食和繁忙的渔汛操劳相互交替着,做到张驰有道,劳逸结合。
据传,端午节早在唐代以前就有,原为端五节,只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避皇帝诞辰之讳,改五为午,故称端午节;又因五月初五,月、日皆居五,而称重午节。又传,沿海的吴越先民以龙为图腾,每年的五月五日这一天,先民要在长江、钱塘江口和东海上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龙的图腾祭,他们挥桨击浪,驾驶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江海上竞渡,娱神娱己,欢度端五,故有此节。
嵊山渔岛的端午节俗,首先是让即将出海投入繁忙乌贼汛生产的亲人,痛痛快快地喝上一顿老酒,饱饱地吃上一餐红色的“江豆”煮雪白的糯米饭,象征着乌贼汛乌贼要旺发。因为嵊泗渔民向来爱绍兴老酒,所以端午节喝雄黄酒只是象征性地喝上一口。
在嵊山渔岛,雄黄酒更多地是用来涂沫渔童面颊耳鼻,和挥洒墙壁窗床架,用以驱瘟避毒除邪气。
用雄黄九涂抹渔童,在嵊泗各渔岛是普通发生且颇有特色的一项节日仪俗。一种是用雄黄酒涂抹在儿童的“子孔头”(囱门),另一种是用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俗称“画额”,不仅将雄黄酒用手指蘸雄黄酒,在儿童额头画上一个端端正正的“王”字,不仅借雄黄酒驱毒,而且借山中兽王猛虎(“王”字似虎额纹因以代虎)之威以镇邪避恶。有的还用雄黄酒涂抹儿童手心,脚心,以免夏日被蚊叮虫咬而患疔疮之害。
雄黄酒的制作,是用烧酒,放少许雄黄,或是以菖蒲末拌雄黄入烧酒制成,因此也称作菖蒲雄黄酒。
嵊泗渔岛的端午节俗,另一显著特色是门前挂菖蒲和艾。端午节前一二天,渔岛的街头巷尾,就会出现卖艾和菖蒲的,渔户竞相购之。到了端午这天清早,岛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绿盈盈、似剑似龙尾的菖蒲和艾束;也有的将菖蒲剪折成人形、龙状以镇邪,俗称蒲人、蒲龙;还有的用艾枝和艾叶编制成虎状和龙状,或是用布帛剪成的老虎和龙,粘上艾叶,就成了艾虎、艾龙。古有“ 钗头艾虎避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和“玉燕钗头艾虎轻”的诗作佳句。渔岛人制挂蒲龙艾虎,因为人们自古以来视龙为海中之王,虎为山中之王,俗以为龙、虎可镇海、山之崇,避人间之邪,以保安康。
嵊泗渔民喜用雄黄酒喷洒屋里室外,或食用菖蒲酒及艾酒,是因为艾和菖蒲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经》载:“菖蒲主治风害温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声,不忘不迷惑。延年。意心智,高志不老。”而李时珍则在其著《本草纲目》中,肯定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温、杀虫驱痰功效,主治百虫毒、蛇虺毒。古时岛上渔民皆住土垒墙茅草屋、低矮潮湿闷气,多蚊蝇毒虫,故在夏日到来时用雄黄酒喷洒,和悬菖蒲和艾驱毒避邪,就是当时卫生的一种有效手段。由此可见,这种节俗有一定的科学性,称得上为良风美俗。正因为如此,所以端午节才得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