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洁白的哈达,欢快的踢踏舞,稳健的二牛抬杠,是对生活的炽爱;遍地的马尼堆,高耸的喇嘛塔,循环不息的转经轮,是对宗教的虔诚。
九寨沟的民风民俗又不完全同于西藏,由于这里正处于从藏区到汉区,从牧区到农区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在九寨沟周围,藏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草地上英俊的骑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雕楼与羌笛,一起谱写了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九寨沟主要民族节日介绍
藏历年
主要活动:藏历年是按照藏历推算出来的藏族人民的新年节日,同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
正月初一,鸡叫第一声,家庭主妇便起床背“新水”(传说是天界诸佛赐给人类祛除百病的吉祥甘露),凡能喝上新年新水,便会在新的一年里不染百病,健康长寿。全寨男子则一起到本寨的神山上去祈祷煨桑。
初一白天,各寨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赛马会或文娱演出。初二起,人们开始互相拜年祝贺,请客走访,并作好迎龙灯狮子的准备。当龙灯狮子到家门前时,家家都要张灯结彩,并送上一份礼物—几瓶洒或一条烟。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地点:各个藏族寨子
麻孜会
主要活动:麻孜会是扎如寺的宗教盛典。会前3天,全寺喇嘛都要集中在寺院吃斋念经,排练节目。庙会当天,九寨沟周围的松潘、若尔盖、包座、大录、塔藏、龙康等地的藏民,尽情梳妆打扮,聚会扎如寺院,参加庆典,赠送哈达,观看藏戏表演。然后三五成群分散在翡翠河畔、松树林中,席地而坐,朴素祝酒,共叙友情。青年男女则双双对对,进入密林深处约会。
时间:农历五月十五
地点:扎如寺
扎崇节
主要活动:扎崇节是由宗教活动演变而成的民间贸易节日,“扎”是“陶器”之意,“崇”是“市场”的意思。所以,它是由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的大型交流会。
扎崇节始于18世纪末,全体牧民在每年这一天聚在一起,诵念“真经”。19世纪初,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民俗节日。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真经”,而且村与村之间,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如赛马、摔跤、跳锅庄等。后来又在聚会上出现了省内外来交易陶器的许多商人,人们对这些陶器大受欢迎。虽然后来在聚会上出现了陶器以外的交易物品,但当时,陶器是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所以人们称之谓“扎崇”(陶器市场)。
时间:农历五月二十日
地点:阿坝县
黄龙寺庙会
主要活动:农历6月15日相传为黄龙真人修道成仙日,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附近居民带上炊具、帐篷前来赶会。集会上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人们欢声笑语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时间:农历六月十二至十五
地点:黄龙寺
燃灯节
主要活动:是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群聚在为佛教大师而诵祈愿经的寺院前,高诵“六字真经”,向怫的神灵祈愿、磕头,各村寨的男人们骑上马,带上早已备好的柏香树枝,到村旁的神塔前,高诵祷词,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并向天空抛撒印有狮、虎、龙、鹏的“龙达”(风马)。男女青年跳起锅庄舞,老人们坐在看台上边喝酒、聊天。还有能说善唱的艺人说唱藏族民间长诗、格萨尔王传等,直至圆月升起,人们才扶老携幼,高唱诵念“六字真经”愉快地回家。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地点:各藏族村寨和寺院
祭山会(又称转山会)
主要活动:祭山会是祈祷风调雨顺的农事活动,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和“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猎等。
时间:大致在春季,具体时间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至3次不等
地点:羌族村寨
羌年节(又称羌历年)
主要活动:羌年节是秋后答谢天神赐予五谷丰登的农事活动,按羌族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洒,尽欢而散。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时间:农历十月初一,延续3—5天
地点:羌族村寨
风俗禁忌
1、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2、较为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以示尊重;
3、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4、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藏民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