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寝园由寝殿和便殿两大组建筑。寝殿是寝园的主体建筑。便殿是一组多功能的建筑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间组成,有周密的地下排水设施。
寝殿和便殿的修建自古以来,历史悠久。作为陵寝组成要素的“陵”、“寝”、“庙”,在殷商时就开始孕育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陵寝”出现在战国中期,河北平山县的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显示,陵园布局为长方形,四周有内外两道墙,王陵位于陵园中部,在坟丘顶以及外两侧和后翼分别建五座享堂,也就是寝。秦始皇统一六国,进一步完善了陵寝制度。陵园布局继承秦国陵寝制度的同时,还吸收了其他六国的陵寝做法。陵园总体上是模仿都城宫殿规划布局,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陵园坐西朝东。内外两重墙垣,高大的方上形封土位于内城中部。封土北是寝殿和便殿。陵园的北部设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致使秦汉以后帝皇的陵寝制度也遵循始皇时期的建制。便殿区的东北角曾是建筑取土的土场,此土场,至今从断崖上仍可看到残存的夯土遗迹及碎瓦片、红烧土的堆积,土场的东南角还有残渗井遗迹。
皇陵之中寝殿和便殿的规模宏大,与整个皇陵雄伟的风格相呼应。虽然目前两殿被土石掩埋,但由清晰的轮廓依然可以推测当时秦国的强大与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