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汉代周亚夫:封侯拜相却最终饿死的将军

汉代周亚夫:封侯拜相却最终饿死的将军

2011-2-11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文史天地  
   复制链接 |   

  平叛吴楚 功勋永著

  汉文帝去世后,周亚夫担任了车骑将军。景帝即位第三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的叛乱。七国之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诸侯国势力强大,逐渐不听中央王朝的命令。尤其是吴国所辖吴、会稽一带,地域广阔,刘濞招人采铜矿铸钱,煮海水生产食盐,因此国家富饶。二,景帝当太子时曾因棋局争执而用棋具打死了刘濞的王太子。三,景帝刚登上皇帝宝座,便积极推行削藩政策,引发了很多诸侯王的不满。叛乱消息传来,中央王朝当然不甘示弱,汉景帝调兵遣将,迎击各路叛军,他想起父皇的临终遗言,于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去迎战以吴楚联军为首的叛军主力。

  对于皇帝的任命,周亚夫自然当仁不让,出发前他对景帝说出了自己的考虑:吴楚等国蓄谋叛乱时日已久,手下豢养了不少骄兵悍将,如今敌人正是气焰嚣张,如果我军与其硬碰,恐怕难言必胜。我看叛军的目标是进犯京师,如此则必须经过梁王属地,请皇上允许我便宜行事,利用梁国来迟滞叛军的行动。叛军远道而来,输送粮饷的道路至关重要,到时我派出精兵设法断其粮道,那样就能一举制其死命。汉景帝答应了周亚夫的请求。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亚夫对如何制敌已经有了基本的方略,那么,他口中的梁王是什么人呢?这个梁王全称梁孝王,是景帝同母所生的亲弟弟,深得窦太后的喜爱,在景帝一朝诸侯王中算得上荣宠无二。按照周亚夫的平叛策略,则梁国必将承受吴楚叛军的重点进攻,周亚夫担心到时梁国的求救可能影响景帝,进而下旨打乱平叛大军的整体行动计划,事情的发展证明了这一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

  周亚夫出发(只带了少量随从,其他将军的队伍并不同行)不久,突闻手下来报:有人拦道求见。周亚夫此前并没有听说过求见之人——赵涉的名字,但是他还是决定亲自接见。赵涉对周亚夫说:将军此行责任重大,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不知道能不能听我说几句话?周亚夫一看此人谈吐不凡,急忙从马车上下来,非常恭谨地向他请教。赵涉见周亚夫以太尉之尊能如此礼待自己一介草民,也就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吴国向来富裕,吴王因此得以招揽了不少亡命之徒,现在他知道将军前去对付他,一定会在您必经的淆、黾等地险要之处设置伏兵,那样一来恐怕会对将军有所不利。我听说兵事贵在机密,将军何不由此往右绕道而行,虽然要多走一两天,但却能出敌意料,可收奇效。周亚夫听赵涉所言在理,很痛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等到平安抵达洛阳,周亚夫派兵搜索赵涉所说的敌军可能埋伏地点,果然发现了吴王设置的伏兵,他十分欣赏赵涉的才能,当即请他担任护军(既为领兵长官,又有监督诸将之权,可谓重用)。

  周亚夫到达洛阳,先去拜访大侠剧孟,此人乃当地大豪,以任侠显名诸侯,影响力十分强大,如果为叛军所用,不啻为一大阻力。等到成功地说服剧孟站在朝廷一边,又得知荥阳(此地扼东西要冲,左边敖仓,为重要的粮食储备点,右边武库,以盛产武器军械著名,可谓战略要地,当年楚汉相争时就是双方争夺的一个焦点)尚未被叛军占据,周亚夫心头大定。不久,三十六位将军的队伍也纷纷来到,周亚夫在荥阳会集了诸位将领,明确了先取守势的作战方略,他下令大军在昌邑安营扎寨,要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静观吴楚叛军与梁国的交战。

  等到吴楚大军到来,发现入关通道已经被周亚夫严密设防,只好全力进攻梁国。梁国独力应付吴楚大军,损失惨重,梁王数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置之不理。梁孝王忧心如焚,转而派使者进京,直接向景帝求援。汉景帝虽然此前已经答应周亚夫以梁委吴的策略,但还是抹不开自己母亲和弟弟的面子,不得已只好派人持自己的诏书去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皇帝亲自下令,求救的又是皇帝的亲弟弟,于情于理似乎周亚夫都不应该再次拒绝。然而周亚夫深知梁国还没有到达山穷水尽的关头,为了战争全局,周亚夫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坚持不接皇帝的诏书,大军依然坚守不出,只是按照既定方针派出精锐的骑兵去攻击吴楚军队的运粮道路。

  梁孝王对周亚夫又气又恨,却也无可奈何。重压之下,梁国的潜能被全部激发出来,在韩安国、张羽两位能攻善守的将军率领之下,居然堪堪抵住了吴楚大军的强劲攻势。刘濞眼看不能在短期之内攻下梁国,而己方粮道受攻,已经出现粮饷不继的局面,万般无奈,他转而指挥大军去进攻周亚夫的营寨。周亚夫对此早有准备,他严令部下不许出营与敌会战,只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弓硬弩打退敌军的一次次强攻,双方的战事就此进入胶着状态。一天夜里,汉军军营里突然发生骚乱,士兵们互相攻击,扰乱甚至波及到周亚夫的住处。接到汇报,周亚夫判断这只是少数士兵在长期受到心理压力之下的一种精神失常行为,他躺在床上根本不起来,只是下令让士兵们都回营房休息。结果,骚乱很快就安定了下来。毫无疑问,周亚夫对于这种突发状况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果不是他一贯治军有方,军纪严明,很可能想不动也难以做到。

  两军对峙了月余,吴楚军队进取不得,粮饷转运也越来越艰难,军心已有动摇的趋势,刘濞决定孤注一掷,精心策划了一次夜劫汉军营寨的行动。当夜,大批叛军喧嚣着扑向汉军营寨的东南方向,周亚夫接到报告,却下令调集重兵埋伏在军营的西北面。不久之后,叛军的主力果然全力从西北面扑了上来,由于周亚夫判断准确,叛军的这次夜袭又没有得逞。刘濞见进攻无门,士卒乏粮,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引军后撤。周亚夫见时机成熟,这才亲率大军,奋力追击。吴楚军队军心已失,无心恋战,被汉军一举击溃,结果刘濞只带了几千亲随逃到江南,后来在汉军的悬赏之下被当地人斩杀。

  此次平叛,费时仅仅三个月,周亚夫先取守势,避敌锋芒,然后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数十万叛军击溃,事实证明了这个战略方针完全正确。事后,汉军诸将都彻底服了周亚夫的军事指挥才能,只有梁孝王对周亚夫不肯救援自己一事耿耿于怀,在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