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钞票和首个“世博”奖
在这里还要说两件事,一是1914年为殖边银行制作了第一套“兑换券”,并得到流通。殖边银行是北洋军人发起创办,以辅助中国银行开展边疆金融业务为名建立;后来被张学良控制,改称边业银行。它与许多商业银行一样,获得发行纸币的权力。这一年,由美国技师培训出来的中国技术人员,在格兰特技师的指导下,独立制作出第一套纸币——“殖边银行兑换券”的钢凹版。共三种样式:一元券主景图案为四支运货物的骆驼,五元券图案为打渔船,十元券图案为农民耕地。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货币印刷史上历史性的进步。如今,此类“兑换券”仍在邮币市场作为藏品交易。
二是财政部印刷局的部分制品,不但于1915年获得了农商部国货展览会的多项奖励,同年还将雕刻凹版制品等送往美国旧金山世博会,即巴拿马赛会(为庆祝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开通举办的展会,在我国俗称巴拿马赛会)展出并获奖。其中包括雕刻制品、印刷品、西(洋)画法和印刷用的各种化学品。分别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其中获雕刻“印刷局大楼图景”奖的技师吴锦棠,后来被提升为钢版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率弟子完成了设计雕刻第一套人民币等多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