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统一六国即有西道、故道、武都道和下辩道4个县级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始设武都郡。民国初,陇南各县隶属渭川道。
据《史记》记载,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池,长于成纪”,仇池,即我市西和县,成纪,即现在天水一带。现西和县有仇池山伏羲崖。至周朝,秦先祖非子因在礼县养马有功,被周天子赐为“赢”姓,始有秦赢。自秦庄公被封为诸候之后,秦庄公、秦文公、秦襄公等都在礼县红河一带建国立郡。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是秦先祖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和《史记》所载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系秦开国国君秦襄公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妇陵墓,它不但确定了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秦文化的渊源、秦人统一中国的摇篮,也揭开了陇南古代历史的神秘面纱。魏晋南北朝300多年间,在西和、武都等地,分别建立过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等氐羌民族政权,历时284年,期间东冲西杀,轰轰烈烈,在极大地改变中国社会构成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断融合、趋向团结、凝聚自强的历史轨迹。成县境内的《西狭颂》摩崖石刻,以其方正、雄浑的书风和“首尾无一缺失”的完整存留而享誉寰宇,是我国保存不多的汉代书法艺术瑰宝之一。三国时期,地处魏蜀交界的陇南成为双方争雄的重要战场,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演绎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西域弄险、挥泪斩马谡、木牛流马运粮草、姜维大战铁笼山等动人故事。一代“诗仙”李白在青年时期往返陇蜀,留下了千古绝唱《蜀道难》。安史之乱后“诗圣”杜甫西出长安,沿秦州、经礼县、西和、在成县结茅寓居,其间感国事、伤离乱,留下了《同谷七歌》等著名诗篇,表达了忧国忧民、心系仓生的博大情怀。位于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杜甫草堂,初建于北宋年间,在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为悠久。南宋时期,与岳飞、韩世中齐名的民族英雄吴玠、吴瞵、吴挺兄弟父子承先继后,驻师陇南、抗击金兵,形成东有岳飞、西有吴氏的抗金格局。在两当发现的王羲之家谱,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书圣家谱,对研究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两当的张果老登真洞,已成为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宕昌县哈达铺镇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中国革命在这里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决定了工农红军北上抗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正确路线和光辉前程。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这里是人们缅怀先烈,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的圣地,也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历史的惆怅,先祖的业绩,铸造出陇南独特的人文胜迹,再现了陇南昔日的繁荣昌盛,她是陇南儿女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是历代陇南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足迹,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