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进以色列的基布兹(以色列的集体社区)之前,我们听说过很多关于它的“神话”,如基布兹的集体主义生活;基布兹以占以色列2%的人口生产着全国将近一半的农产品;大量的社会精英来自基布兹,其中包括建国以来的4位总理和以色列杰出作家阿摩司·奥兹……这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在走访了几个各有特色的基布兹之后,《环球时报》记者发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作为以色列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基布兹发生了很大变化。
集体食堂不再免费
20世纪初,一些来自东欧的年轻犹太人怀着社会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理想来到以色列加利利湖区,从事农垦,创立了“基布兹”,实行共产主义色彩浓厚的集体主义原则:成员们共同享有生产资料和公有财产,共同劳动和消费,并且平等享受教育等福利。因盖夫基布兹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位于加利利湖的东部。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以色列老人约瑟夫告诉记者,在因盖夫建立之初,条件相当艰苦,直到15年后这里才通了公路。正如许多早期建立的基布兹一样,人们依靠互助和奉献,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才取得了成功,并创立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因盖夫基布兹,记者看到,这里有人们理想中的乡村风格的红顶小屋,也有二三层的公寓式房屋,橄榄树、椰枣树遍布其中。对于大多数参观者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基布兹的集体生活。我们在基布兹的校车站停留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这里的汽车尾部都贴有数字,约瑟夫告诉记者,基布兹的每辆车都有号码标记,表示这是基布兹的公有财产。一般男子从事农业生产,妇女和体弱者就承担了洗衣、照看孩子的工作。
在基布兹的公共食堂,记者一行恰好赶上了午餐时间,有不少社员在用餐,这里基本上是一种半自助式的食堂。据说,以前基布兹提供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人们生产劳作但不领工资。但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悄然改变,公共食堂不再免费。人们也在基布兹的各个部门工作并领取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