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段时间不长,康熙皇帝在随后的四十年中,表达和维持了一个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社会消费崇尚节俭的政治理想。康熙初年,有一名出生在比利时的耶酥会传教士叫鲁日满的,在常熟、苏州、松江、上海等地布道,他是一个极细心的人,留下了一本从康熙13年到康熙15年的账本,很有意思。从很多生活细节上,告诉了我们苏州一带的生活水准和人情习俗。
鲁日满先生是用英制的“磅”来记账的:“买3磅牛肉:130文。买一磅糖:80文。买一磅面粉:13文。买一磅羊肉:55文”。为了阅读与比较的方便,我将英制的磅,根据“一磅十二两”的比例,折算成中国的斤两。换算的结果是这样的:
牛肉:58文一斤;糖:100文一斤,面粉:18文一斤;羊肉:73文一斤。
但我们仍摸不着头脑,究竟是便宜还是贵了?幸好,他还记录了优质大米的价格,我们就有办法测算出康熙年间的真正物价来。有一次,传教士买了5斗优质大米,作为一份救济品,共花了他0.45两银子。这一年,一两银子高的时候能兑1771文,低的时候也能兑1637文,笔者取一组七个兑率的平均值,是为1680文。所以这位传教士买了5斗优质大米,也就是75斤,相当于花了756文钱,平均一斤大米为10文钱。
这样,就可以换算了。康熙十四年的牛肉价格相当于6斤优质大米,按现今优质大米为每斤2.0元计算,可以得知,康熙时代苏州人消费的牛肉为12元人民币一斤。糖:20元一斤;面粉:3.6元一斤,羊肉:15元一斤。
可见,在平定“三藩”之乱最紧张的康熙十四年,苏州常熟的荤食品也真的不算便宜,甚至有点贵,很有人吃不起〖编辑注:此处现点可能因现在物价的涨幅而欠妥。由于本文为网络转载而来,无法确定其最初的发布时间,在此向读者致以歉意〗。或者因为贵而舍不得吃。所以,传教士鲁日满先生在他的账本里留下了一句观察家言:普通中国人的饮食只包括三种食品:豆腐、香菜(及各种蔬菜)和大米。由于鲁日满先生常年在苏松地区布道,所以,他的视野所及,是江南最富裕地区老百姓的饮食,实在是很清贫加清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