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人仅凭一双肉腿,就能在地上日行五百、日行八百的。他用的是缩地法,还是足底生云法呢?他仅仅用了催生飞毛腿的神奇物件——“甲马”而已。
《水浒人物谱——戴宗》,戴敦邦绘。图上戴宗正在飞奔,两腿各拴一甲马。《水浒》里说,戴宗把两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500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800里。
戴宗为什么是“神行太保”?因为他开步走前,先往腿上拴“甲马”。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催生了飞毛腿的神奇物件。
全国竞走冠军赛6月举行,在男子50公里竞走项目上,云南队李磊以3小时52分38秒的成绩夺冠,平均行走速度是每小时25里。照这个速度,如果李磊能一直不停地走下去,12个小时刚好走完300里,称得上是“日行三百”,够快。
还有一位,比李磊走得还快,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上应“天速星”的戴宗。《水浒》里说,这戴宗把两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500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800里。
戴宗是宋朝人,宋里比华里稍短,一宋里折合0.96华里,800宋里折合768华里。戴宗腿上拴四个甲马,五更动身,日落止步,中午饭边走边吃,12个小时能走完768华里,平均行走速度是每小时64里,比李磊快两倍不止。
现在交通工具先进,电动自行车时速80里,摩托时速150里,汽车时速200里,都很正常,如果让戴宗在前面走,我们骑上摩托在后面追,很快就能赶上并且超过他,不管他在腿上拴几个甲马都白搭。但是朋友们,戴宗生在宋朝,那时候没有摩托,没有电动自行车,更没有阿斯顿马丁DB9、法拉利 F450,戴宗只凭一双肉腿在地上走,就能日行五百、日行八百,这纪录恐怕没人能够打破。
那位说了:戴宗不是只凭一双肉腿,他腿上还拴着甲马呢。
OK,咱们就说说这甲马。
在古人口中,“甲马”有时候是指披甲骑马的人。比如五代时徐铉笔记《稽神录》:“建康人方食鱼,弃鱼头于地。俄而,壁下地穴中,有人乘马,铠甲分明,大不盈尺,手执长槊,径刺鱼头,驰入穴去。如是数四。即掘地求之,见数大鼠,鱼头在焉。惟有箸一只,了不见甲马之状。”宋时孟元老笔记《东京梦华录》:“诸军有紫巾绯衣素队约千余,罗布郊野,毎队军乐一火,行官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以及清朝人许南英诗词:“干戈满地降旗遍,甲马楼船拼转战。苍穹有意眷孤忠,大海忽将荒岛见。”以上引文里的“甲马”,都是甲士和战马的统称,就像“骑”这个词儿常是骑士和坐骑的统称一样。
有时候,“甲马”则是指画有神像、用于祭神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