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秦晋之好”的背后:春秋时代的战争

“秦晋之好”的背后:春秋时代的战争

2010-12-3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复制链接 |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干脆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在此后二十年间,又有过两度“秦晋之好”。

  话说这晋献公又娶戎人二女,分别生子重耳、夷吾。重耳、夷吾和申生三兄弟,申生居幼,但申生是齐姜所生,故立为太子。献公五年(公元前671年),骊戎主送献公骊姬、少姬姐妹,骊姬美貌,深受献公宠爱。骊姬生下儿子奚齐,献公不顾臣下的反对册立骊姬为夫人。在之后发生的“骊姬之乱”中,太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夷吾潜逃异国,奚齐成为晋太子。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归天。晋大臣荀息受遗命扶立奚齐为新晋君。晋重臣里克、邳郑不满骊姬擅权,希望公子重耳回国继位,便私下收买武士将幼主奚齐刺死在献公灵堂上。骊姬便立其妹少姬所生之子卓子为新君。但好景不长,在不久的宫变中,里克、邳郑等在晋宫中摔死仅九岁的卓子,诛杀荀息、骊姬等。里克暂掌国政后,即派人去请逃亡在外的重耳回国。

  重耳不明国内真相,对回国继位举棋不定。那二公子夷吾逃至梁国后,娶梁伯长女并生子姬圉。夷吾闻听献公已亡,而里克杀奚齐、卓子等,重耳又不想当国君的消息后,心中窃喜。夷吾一边许诺里克做国相并封地百万亩,一边请求秦穆公出兵助自己返国继位,承诺事成后将晋国河西的五座城池划归秦国。秦穆公目光远大,他看重的并非那五座城池,而是感到夷吾无德无能,必定是一昏君,这对秦国东进争霸中原有利。于是,秦穆公接夷吾求援信后,即命大将公孙枝率三百辆兵车,护送夷吾返回晋国。公元前650年,夷吾如愿以偿地继承国君,是为晋惠公。

  夷吾即位后,暂留晋都的公孙枝便索要那河西五城,但夷吾却食言不肯给。之后又听信谗言逼迫里克自刎,罪名是“杀君乱政”。同时诛杀一批亲和秦国与公子重耳的大臣,如邳郑、七舆大夫等。秦穆公非常恼怒,扬言伺机报复。这惠公也是时运不济,即位后晋国连续几年遭遇风旱虫灾,庄稼欠收。公元前647年,又遭遇一场特大旱灾,境内大片田地几乎颗粒无收。百姓四处逃荒,国库吃空,士兵挨饿,怨声载道。

  夷吾实在无奈,便厚着脸皮派大夫庆郑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夷吾此前背信弃义,不曾想到秦穆公却很大度地答应卖粮给晋国解救饥荒。秦穆公与他的“智囊团”的用意很明确:用粮食收买晋国人心,以图人心归秦!为把这次跨国救灾义举弄得声势浩大,秦穆公专发诏命,征集车辆、马匹、船只,满载粮食护送至晋国首都。当时,秦国的运粮船队从秦国雍都到晋国绛都,塞满河道,绵延数百里。晋国百姓听说秦穆公送来了粮食,都十分感激。这次跨国救灾行动,史称“泛舟之役”。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