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古栈道:悬崖上的神话 山峰之间的史诗

古栈道:悬崖上的神话 山峰之间的史诗

2010-11-30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复制链接 |   

  纵观栈道全程,它以大宁盐场为源头,从宁厂古镇起,至后溪河口转而进大宁河后,分别沿大宁河南下、北上,分成南北两段。南下段由宁厂镇至巫山县的龙门峡口,栈道石孔位置的水平和间距排列十分整齐,石孔的形状和大小也非常统一,而北上段则大不一样。北上段从宁厂古镇沿大宁河北上,转西溪河及主要支流东溪河而西进,至湖北竹溪县羊角洞、陕西镇平县大河乡母猪洞和小榆河、重庆城口县东安乡亢河一带,栈道连接山路,纵横交错,不下千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栈道网。北上段栈道石孔的排列高低、孔距远近、孔径大小、孔眼浅深都各不相同,与南下段石孔的整齐划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专家认为,北上段两河栈道与各条山路实际上连成了网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山地交通格局。这样,就可将宁场古镇所产食盐以及其他日用生活所需物资运到后溪河以北、大宁河上游各地及周边各省、县销售,又可从这些地区贩运回当地所产物资。正如清嘉庆年间严如煜所云:“山民饘粥之外,盐、布、零星杂用,不能不借资商贾。”由此,北上段古栈道对于连通各条山路、扩大宁厂古镇的盐业运销、增进与周边地区的物资交流和经济交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均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当然,栈道既能运盐,就必能行人,亦能过兵,但军事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临时性。军队行动时,在行进路线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可走的路线较多,只有在被敌人逼得无路可走或为隐蔽接敌、出奇制胜,以及在防守期间预留退路时,才会在悬崖绝壁上抢修临时通道,但不需要也不可能修建这种长距离的栈道。所以,从整体上看,宁河北上段栈道并非为满足军事需要而修建。相反,对于食盐贩运业而言,则显得格外重要,当初建造它的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解决运盐等问题,就它的主要功能而言,乃是运盐通道,其它皆为附属功能。由此,刘卫国、任桂园认定,北上段直接与运盐有关。

  而南下段则与引卤直接相关。从南下段栈道孔排列的状况看,石孔的位置是在一条直线上,犹如用水平仪测量过的一般。但从全程考察,它是按一定的坡度在逐渐下降。宁厂古镇栈道石孔起点位置的海拔高度在237米左右,末端的龙门峡口处,石孔位置的海拔高度只有140米左右,全程80公里,自然落差97米,降幅为1.21‰,所以,在小范围内看,几乎是水平的,且中途没有高低起伏,这正是古时引卤之必须。

  从一些老照片中看三峡古栈道,它在悬崖绝壁中蜿蜒盘旋,而在下面,江水滚滚东去。我们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把栈道开凿出来的。也正是这古栈道,应证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名句。而今,入川的道路已经四通八达,它却在江水深处,平静地安眠。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三峡  古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