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凶礼”看似单方面援助对方,实则最终有利于自己。您想啊:辽国内部已经矛盾激化到快出事了,它崩盘了,内部部落之间争地盘、抢位子,老打仗,他不能老在自己内部抢啊打啊,放着你个富庶的宋朝不抢不掠,你当他们真傻呀?所以,你不如以礼节之、以德约之,主动给予援助,帮助它维稳,自己也不被拖入战乱。
从这儿,看得出宋真宗并不是个只会烧炉子炼丹的,他有头脑着呢!
所以,宋辽两国之间长期相互走动,像走亲戚似的。文学家苏辙就曾经出使契丹,当时的契丹依然很贫穷,但是因为两国有盟约,不到万不得已,契丹人是接受那种天生地区之间有差异的历史和现状的,并不要求自己的物质水平非要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生活看齐,也没有要求辽国大开发和崛起振兴啥地。
苏辙出使辽国,带去了当然是盟约中所说的“岁币”,估计也少不了宋朝皇帝别的礼物和赏赐。契丹人也回访宋朝,走亲戚,给的礼物就很有意思,有一份礼单,记载得很详细,大致是这几种:辽地产的曲酒多少壶,辽地产的山果多少匣,果干多少匣,还有牛肉干、羊肉干、野猪肉干和鱼干、鹿肉干等多少箱,还有蜜渍果干多少匣——蜜渍果干,应该就是蜜饯或者果脯吧?北京的特产果脯应该就是从这儿来的。
看看这作为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礼尚往来,辽国的礼物就好比农村老大爷走亲戚,背着半麻袋山货进城了。当然,礼物在这儿就只能是象征性的,宋朝不会计较。现在看这些资料,就能感觉出当时契丹人的经济状况。
宋真宗干了这件大事儿,再加上国家财政一年比一年好,于是就开始得瑟起来了。他去泰山封禅,又给自己认了一个显赫的老祖宗,以抬高自己的血统。李世民不就干过这事儿吗?把老子李耳认了祖先。宋真宗比李世民还玩儿得大,他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祖先给他托梦,祖先的名字叫赵玄郎,这个赵玄郎很厉害,一共在世上显身三回,第二回现形儿才是轩辕皇帝!以后有文字史料记载的皇帝都看不上,离宋朝最近的一回现形,就是赵匡胤那个五代时期的老祖宗,这样一落地儿,就繁衍了赵家这一皇家血脉了。
这就是得瑟!可是,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