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门关到剑阁县城的蜀道两侧,古柏参天,繁茂蔽日,蔚然如云,此道故而得名为“翠云廊”。 北起广元龙潭、昭化,经剑阁到梓潼,东南至阆中,有“三百长程十万树”之说。仔细看去,“翠云廊”上生长有秦代的“皇柏”,三国的“张飞柏”、“晋柏”,明代的“李公柏”和清代的“潘家柏”等历代地方官员组织栽植的古柏树,所以,“翠云廊”也因此被俗称作“皇柏大道”。 相传蜀汉大将张飞行军至此,因山路崎岖难以辨认,令士卒于蜀道两侧“植柏表道”,留下“张飞柏”的美谈。今古道绿荫森森,古柏参天,若一条绿色的翡翠长廊,形成“翠云廊”奇观。后人有诗赞颂:“桓侯翠柏雄千载,七曲旌屏百仞樯。”历经千年风云,逾显雄浑苍遒。廊外骄阳高照,山花烂漫,廊内却凉风袭人,景象万千,此为一大观也。踏着蜀道上油光的青石板路,漫步于厚重的翠云长廊,一种怀古幽思之情愫不由在心头油然而生。遥想秦月汉关,吟颂唐风宋韵,感怀历史之苍远,长叹光阴之易逝,世人无不会在此感受到最好的精神洗礼。
登上关楼,清风徐来,顿感神清气爽。楼阁间陈列有不少珍贵的文物古迹,内间壁上有清代果亲王允礼书题诗句:“谁携天外芙蓉锷,高挥层霄见太空。阁道摩空星斗近,仙风吹入玉屏行。”当然,这里还陈列有历代书法家写的诗文,如张载的《剑阁铭》、李白的《蜀道难》、柳宗元的《剑门铭》等,真草隶篆,妙笔生辉。推窗远望,关山重重,巍巍秦岭赫然在目,正如楼阁上楹联所言:“蜀道关头险,剑门天下雄”,横额日:“眼底长安”。
如今之剑门关,川陕公路似一条白色丝带蜿蜒而过,来往的汽车彰显时代的繁华,乘兴而来的游人也多是一睹古迹遗韵。千年的烽火早已消散,今人只能借助碑刻传记体会古人古意,蹉叹先人们的功过成败。倒是那山、水、树、石,伫立无数春秋,见证着人类的繁衍苍凉,还有印着前贤足迹的漫漫蜀道,悠悠通古通今,令人神游四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