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从湄沱湖到东方夏威夷—兴凯湖历史沿革

从湄沱湖到东方夏威夷—兴凯湖历史沿革

2010-10-20 11:13:27   网友评论来源:百度  
   复制链接 |   

  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中间被一道湖岗分开,湖岗上林木葱茏,十分秀美。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大兴凯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横无际涯,气势磅礴,被称为绿宝石。大兴凯湖由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小兴凯湖在大湖20万年以后变迁过程中湖水退缩形成。

  史书记载,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辽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为兴凯湖。又称兴开湖,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兴凯”是满语,“兴凯”的意思为“水耗子”,说明当时兴凯湖中水鼠很多。兴凯湖北面有小兴凯湖,又名达巴库湖,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6000多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在兴凯湖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明。兴凯湖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陆续有垦荒者来到这里。

  时至今日,因为地处边境,人烟稀少,加之保护力度的不断提高,兴凯湖保持了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

  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万官兵集体转业到东北开荒种地,将北大荒建成了新中国的大粮仓。10年后,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中学毕业后,又来到兴凯湖,与转业的官兵一起进行农业建设,中国的许多艺术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和劳动,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因此这里成为屯垦文化的发源地。为了纪念建设吝们,人们修建了“北大荒开发纪念碑”和“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书法长廊里荟萃了中国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及在这里生活过的作家们的手迹。由几百块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雕刻的碑林,折射着北大荒的精神。

  198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禽。2008年12月19日上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颁证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会上喜摘金桂,成为该组织在中国至目前所接纳的28个成员之一。这不仅是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地质公园、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后获得的最高荣誉,更为鸡西增添了一张足金的旅游名片。如今已有531个成员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发起的一项科学计划。它的鲜明特征是,这一计划不仅仅是科学家的计划,而是强调当地人民、管理者和政府共同参与实施的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计划,强调人与生物圈和谐共处的理念。兴凯湖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水域辽阔,湿地广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东北亚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86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兴凯湖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

  兴凯湖是黑龙江省继丰林和五大连池以后第三个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作为被拉姆尔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组织成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兴凯湖以其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工作和保护区内独有的生物多样性魅力,这次同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双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新成员。

  在颁证大会上,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说,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责任。他希望兴凯湖和车八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者、当地居民和所在地的各级政府肩负起使命,以自己的实践去实施并且丰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念,为维护地球的健康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提供范例。
 

   [编辑:孙一鸣]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兴凯湖  历史      
热门景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