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导游频道 > 人文历史 > 百年沧桑时光里:漫谈上海的里弄文化

百年沧桑时光里:漫谈上海的里弄文化

2010-10-12 2:00:00   网友评论来源:中华五千年  
   复制链接 |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里弄“,又叫“弄堂“。其实,称“里弄“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里弄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里弄聚居的源起

  可以说,里弄建筑是上海所独有的产品。这些里弄建筑的出现和一个世纪前上海的殖民地历史背景有着深切的关联。从 1845起,英、美、法、日相继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建立了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租界,而老城区一带则为华界。初期,这些界地各自为阵,互不干扰。有些外国租界甚至在一些公共建筑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里弄石库门住宅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1860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发动东进,攻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等苏南浙北城市,迫使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进入上海租界避难。人们纷纷迁居租界,致使租界的人口急剧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设计师将欧洲的联立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在思南路周边地区建造于1918年的老渔阳里和新渔阳里可以说是典型的早期石库门里弄建筑。

  仅仅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近2300万平方米的里弄房子在数年间就占据了上海滩的大块地皮,此时正是上海的大暴发阶段。那也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时代,里弄的格局采用中式结构,欧式联排的方式,在一条纵轴上依次展开,前后排排伸展,上海最初的“小区“就是这样如棋盘展开,确立了城市的空间。

【分页导航】
   [编辑:逯博]
查看更多评论>>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忘记密码? 注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评论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风景网 [ http://www.fengjing.com ]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字上海  里弄